今儿个闲着没事,翻箱倒柜找东西,结果翻出来一堆老电脑配件。看着那些布满灰尘的显卡、内存条,一下就想起当年折腾电脑那股劲儿了。
那会儿不像随便整个电脑,游戏呼呼跑。那时候,为了玩个新出的游戏,特别是像《战机世界》这种,那真是得把自家那点家当研究个底朝天。为了能顺畅地在天上跟人狗斗,我可是没少费工夫。
第一关,就是那个破系统。 我记得当时官方说啥XP、Vista、Win7都能跑。我那台老爷机一开始还是XP,后来为了玩新点的游戏,没办法,硬着头皮自己动手装了个Win7。那几天可真是折腾死我了,驱动找不齐,动不动就给你来个蓝屏,重启好几次,总算是给弄利索了。现在想想,那时候真是胆子肥,啥说明书不看的就敢瞎搞。
然后就是硬件了,这玩意儿才是真金白银砸下去的地方。
- CPU,就是那个处理器。 那时候你要是能有个酷睿i5啥的,那在小伙伴里头简直就是顶配了,跑起来那叫一个舒坦。我当时好像还是个啥AMD的双核U,具体型号早忘干净了,反正玩起来有时候就感觉飞机有点“飘”,不够跟手,反应慢半拍。
- 内存条也得够。 我记得开始就2G内存,进个游戏读条能读到你怀疑人生,飞起来一卡一卡的,尤其飞机多、场面一乱的时候,简直就是幻灯片。后来咬咬牙,东拼西凑又加了根2G的,凑到4G,立马感觉不一样了,起码不是寸步难行了。那时候内存条可不像现在白菜价。
- 显卡,显卡这玩意儿才是核心! 这东西不行,你前面弄得再好都白搭。我记得最开始用的是个集成的破显卡,那画面简直没法看,全是方块块,飞机模型都看不清轮廓,敌机友机都分不清。后来真是省吃俭用,从二手市场淘了个独立显卡,具体啥型号也记不清了,反正插上去之后,整个世界都亮堂了!虽然特效还是不敢开太高,但至少能看清对面飞的是啥玩意儿了不是?
硬件搞定了,游戏里面的设置也得慢慢抠。 就算硬件勉强跟上了,游戏里的画面特效也不能瞎开。什么阴影质量、抗锯齿、视野距离,都得一个个去试。我的土办法就是,先一股脑全开最低,保证能流畅跑起来再说。然后,再一项一项地往上调,调到感觉有点卡了,或者掉帧明显了,再往回调一点。这样就能找到一个画面和流畅度的平衡点,自己看着舒服,操作也不受影响。
我记得当时为了这个平衡点,我能对着屏幕捣鼓半天。有时候贪心,为了那么一点点画质提升,宁可牺牲一点点流畅度,结果一进游戏跟人打起来,被人绕晕了都反应不过来,虐得死去活来,才后悔没把流畅度放第一位。这都是血的教训!
现在想想,那段折腾配置的经历也挺有意思的。虽然过程挺麻烦,净是些枯燥的调试,但每次成功让一个“高攀不起”的游戏在自己电脑上跑顺溜了,那种成就感还是挺足的。不像很多年轻人可能都没体验过这种为了玩个游戏把电脑拆了又装、装了又拆的经历了。他们可能觉得,游戏不就应该点一下图标就能玩嘛哪有那么多说道。
嗨,说起来也怪,那时候折腾半天,配置要求也没现在这些3A大作那么离谱。主要还是那时候的电脑性能普遍不行,一点点性能提升都显得特别金贵。不像随便一个中端机,应付《战机世界》这种老游戏,特效全拉满估计都没啥压力了。时代确实不一样了,玩游戏的门槛也低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