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又是我,一个爱瞎琢磨的老球迷。这几天,中国足球这点事儿又在我脑子里转悠,翻来覆去睡不着。我就拿起笔,开始在纸上划拉,想把这些年堵在心里的疑问给捋一捋,整出个“中国足球十问”的框架来。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个“实践”过程。
第一步:从哪儿开始疼?
看球有些年头了。我就回忆,每次看完国家队比赛,或者联赛里又出了啥幺蛾子,我最先冒出来的念头是是气愤?是无奈?还是“又来了”的麻木?我发现,最多的还是那种“为什么?”的疑问。我决定,我的这些问题,得从最让我闹心,也最常见的现象入手。
第二步:老生常谈的问题,必须得问!
有些问题,虽然大家耳朵都听出茧子了,但它就是根本。比如:
- 我们的小孩儿去哪儿踢球了? 我就观察我身边,小区里,公园里,以前还能看见几个孩子颠球,少了太多了。这是不是个问题?必须是!我就琢磨,是没场地,还是家长不让,还是孩子自己不爱了?
- 青训青训,到底训了 媒体天天喊青训,我们钱也没少投?可效果?我就思考,我们的青训体系是不是真的科学?教练水平够不够?是不是真的在为长远打算,还是急功近利?
这两个问题,我觉得是地基,地基不稳,上面盖啥都得塌。
第三步:联赛这摊子事儿,咋整?
然后,我就转向职业联赛。这可是足球的门面,也是人才培养的出口和发动机。
- 我们的联赛,是“职业”还是“游戏”? 我看了这么多年的联赛,感觉有时候就像一阵风,今天一个政策,明天一个搞法。金元足球来的时候,哗烧钱,现在又说要理性。我就纳闷,联赛的定位到底是稳定性在哪儿?
- 裁判、假球、黑哨这些,啥时候能彻底干净? 这玩意儿太伤球迷的心了。我记得好几次,本来挺好的比赛,就被这些因素给搅黄了。环境不谁还愿意真心投入?
联赛这块,我认为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必须得理顺了。
第四步:国家队层面,更得深究!
国家队成绩,那是全国球迷最关心的。每次输球,各种分析都出来了。我就琢磨几个核心的:
- 教练换了一茬又一茬,到底谁的锅? 是教练不行,还是我们球员不行,还是足协管理不行?我感觉这像个连环套,解不开。
- “为国争光”的荣誉感,现在还有多少? 以前看老前辈踢球,那股拼劲儿,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我不是说球员不努力,但那种血性,好像淡了点。这是为什么?是社会环境变了,还是其他原因?
- 我们和亚洲强队的差距,是越来越大还是在缩小? 以前咱们还能跟日韩掰掰手腕,感觉越来越吃力。这种差距,具体在哪儿?技术、战术、身体、还是意志品质?我试图去对比,去分析。
第五步:足球文化和环境,这虚的也得抓!
有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特别重要。那就是足球文化。
- 我们的足球文化,到底是个 是赢了就捧上天,输了就骂成狗?还是真正热爱这项运动,享受过程?我观察到,很多时候我们太急躁,太看重结果了。
- 媒体和社会舆论,是帮忙还是添乱? 有时候看新闻,感觉是为了流量,各种标题党,各种不负责任的猜测。这种环境,对球员、对教练,是压力还是动力?
第六步:总结归纳,形成“十问”的雏形
前面这些,都是我零零散散思考和记录下来的点。然后,我就开始把这些点串起来,归类,提炼。尝试从不同角度,比如从根基(孩子、青训),到躯干(联赛),再到顶层(国家队),还有软环境(文化、舆论),力求每个问题都能点到一些关键。十个问题只是个大概的数,主要是想把核心的矛盾给拎出来。
比如,我还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想从足球里得到什么? 是仅仅为了世界杯出线,还是为了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或者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这个问题不想明白,很多事情可能就找不到方向。
就这样,我一边回忆,一边思考,一边记录,再一边整理,前前后后也花了好几天。最终,我脑子里这“十问”的框架算是基本清晰了。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想法和实践记录,肯定不全面,也不一定都对,就是抛出来跟大家交流交流,一起琢磨琢磨中国足球这点事儿。
今天就先分享到这儿,下次有机会,再具体聊聊我对每个问题的更详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