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这趟所谓的“朱芳雨酒”实践。说起来,这名头听着挺唬人,也就是哥们几个凑的一场局,但那感觉,那氛围,愣是让我琢磨出了点“朱芳雨式”的味道。
起因:都是闲的
事情是这么开始的,前段时间嘛大伙儿都忙得脚打后脑勺,好不容易逮着个周末,几个老伙计就合计着得放松放松。有人提议去哪哪哪高档会所,我说算了,那地方太端着,不自在。正合计,手机上刷到个视频,好像是朱总又在哪撸串喝酒,旁边还可能带着孩子,那叫一个接地气。我当时就想,嗨,这不就是咱们想要的松弛感嘛
实践第一步:物色“场地”
咱这“朱芳雨酒”,可不是真去找朱芳雨开的酒,那不现实。我的想法是,找个类似氛围的地方。啥氛围?就是那种能大声说话,能敞开膀子,不用在乎别人眼光的地儿。我们挑了个相熟的大排档,露天的,塑料凳子,油乎乎的桌子,完美!
实践第二步:选择“饮品”与“小食”
到了地方,点单环节那叫一个干脆。按照网上看来的那些片段,朱总他们那不就啤酒走起嘛咱也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鸡尾酒、红酒了,直接跟老板说:“老板,先来两打啤酒,冰镇的!再来点花生毛豆,拍个黄瓜,整几个硬菜!” 这感觉,对了!重点是啤酒要管够,少了那气势就出不来。
实践第三步:进入“状态”
酒菜一上齐,这“朱芳雨酒”就算是正式开张了。哥几个杯子一碰,咕咚咕咚先干一杯。没啥多余的客套,都是熟人,上来就聊开了。从工作上的破事,到孩子不听话,再到最近看的球赛哪个队又拉胯了。声音嘛自然是小不了,偶尔还夹杂几句国粹,特舒坦。
我瞅着这场景,心里就乐。这不就跟看球的时候,朱芳雨在场边指挥,或者以前当队员时那种激情差不多嘛虽然咱这是喝酒吹牛,人家那是运筹帷幄,但那股子投入和释放的劲儿,是相通的。
席间,有个哥们酒量浅,喝了几杯就有点上头,开始大着舌头回忆当年勇。另一个,就跟杜锋指导似的,一个劲儿地“劝酒”,美其名曰“锻炼锻炼”、“增进感情”。我寻思着,当年朱芳雨是不是也是这么被“带”出来的,哈哈。
- 刚开始,大家还有点拘谨,聊点场面话。
- 几杯下肚,话匣子彻底打开,啥都敢说。
- 没有上下级,没有客户甲方,就是纯粹的兄弟。
实践收尾:意犹未尽
不知不觉,几箱啤酒见底,桌上的盘子也空了。大伙儿聊得是满面红光,嗓子也快冒烟了。看看时间,不早了,明天还得搬砖。于是互相搀扶着,或者打个车,各自回家。虽然身体有点疲惫,但精神头是真足了,感觉把积攒了一周的压力都给释放出去了。
我这“朱芳雨酒”的实践,说白了,就是找个由头,跟兄弟们痛痛快快地聚一场。核心不在于喝多少酒,也不在于吃什么山珍海味,而在于那种不设防、真性情、能把酒言欢的氛围。 这可能就是大家喜欢朱芳雨那种直爽性格的原因,在酒桌上,也一样。
下次有机会,我还得再“实践”一把,毕竟这种纯粹的快乐,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