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儿唠唠我昨天刚搞完的“中韩大战”项目,这只是个代号,实际上是一个数据分析的项目,甲方爸爸要求我们对比分析中国和韩国在某个产业领域的数据,看看各自的优势和差距。
一开始接到这个活儿,我心里就犯嘀咕,这可是个硬骨头。俩国家的数据标准都不一样,语言也不通,光是收集数据估计就得扒层皮。
但没办法,接都接了,硬着头皮也得上。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疯狂的找数据源。国内的数据还好说,各种统计年鉴、行业报告,吭哧吭哧的下了一大堆。但是韩国的数据就麻烦了,找英文的,韩文的,各种渠道,能用的都用上了,有些还得托朋友帮忙找,简直累成狗。
数据找到之后,我就开始吭哧吭哧的清洗数据。这活儿真是又脏又累,各种格式不统一,单位不一致,还有缺失值、异常值,简直让人崩溃。我写了一堆Python脚本,用pandas各种处理,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才把数据清洗干净。
数据清洗干净了,接下来就是数据分析了。我先用Tableau做了几个初步的可视化图表,看看整体的趋势和分布。然后,又用Python做了更深入的统计分析,比如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等。这部分工作比较费脑子,得仔细思考用什么模型,怎么解释结果,搞得我头发都快掉光了。
分析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不少坑。比如,有些指标的定义不太一样,直接对比会产生误导。还有一些数据可能存在偏差,需要仔细甄别。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还请教了一些专家,才算勉强搞清楚。
我把分析结果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用PPT做了个演示文稿。在汇报的时候,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把复杂的分析过程讲清楚。还甲方爸爸对我的工作还比较满意,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回“中韩大战”项目,虽然累是真累,但是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数据分析不仅仅是技术活,更需要对业务的理解和深入的思考。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项目,我应该能更快更好地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