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闲着也是闲着,琢磨着找点啥刺激的事儿干干。平时看着挺稳重的,骨子里也喜欢捣鼓点新鲜玩意儿,尤其是那种能让人心跳加速的。
刚我哥们儿小李,他是个典型的“冒险家”,啥都敢尝试。他就神神秘秘地凑过来说:“老张,最近听说城西边新开了一个什么‘幽灵鬼屋’,号称沉浸式体验,要不要去闯闯?”我一听,这个可以有!平时工作压力也大,正好去释放一下。
说干就干,我俩一拍即合。
出发前的准备与期待
也没啥特别准备的,主要就是心理建设。我跟小李互相打气,说咱们都是大老爷们,还能被几个假鬼吓着?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有点小期待和小紧张的。我特意上网查了查,没搜到太多具体信息,就看到几句宣传语,什么“前所未有的恐惧体验”,“挑战你的胆量极限”,搞得还挺神秘。
出发那天是个周末下午,天气阴沉沉的,还挺应景。我俩坐公交晃悠了快一个小时才到那地方。那鬼屋藏在一个有点偏僻的商业街角落,门脸不大,黑漆漆的,门口挂着几个破破烂烂的布条,上面画着些看不清的图案,旁边还立着个牌子,写着“幽灵鬼屋”四个歪歪扭扭的大字,旁边还配了个骷髅头。
鬼屋内部的惊魂时刻
买票进去,真正的考验开始了。
一进门,一股阴冷的风就吹了过来,光线瞬间暗了下来,几乎是伸手不见五指。工作人员给了我们一人一个小手电,光线弱得可怜,也就照个脚下的路。他面无表情地嘱咐了几句:“里面不能拍照,不能损坏道具,遇到‘鬼怪’不要攻击,顺着路走就能出来。”听着他那没什么感情的语调,我心里还真有点发毛。
刚开始一段路,还算平静,就是黑,周围布置得跟个废弃的古宅似的,到处是蜘蛛网和灰尘,偶尔还有几声乌鸦叫或者铁链拖地的声音,气氛渲染得挺到位。我跟小李互相紧紧挨着,他抓着我胳膊,我感觉他手心都有点冒汗了。
走着走着,突然,一个转角!“嗷”的一声,一个穿着白色破烂衣服、披头散发的“女鬼”猛地从旁边窜了出来,脸画得惨白,眼睛黑洞洞的。小李“妈呀”一声就往我身后躲,我虽然早有准备,也被吓了一哆嗦,手电都差点掉了。那“女鬼”也没追我们,就那么直勾勾地看着,然后慢慢缩回黑暗里去了。
这只是开胃菜。
后面简直是惊吓连连:
- 时不时就有“鬼手”从墙壁的缝隙里伸出来抓一下你的脚踝。
- 经过一个“停尸房”的时候,好几个盖着白布的“尸体”突然就坐了起来。
- 还有一段路,顶上会突然掉下来一些软绵绵的东西,像是头发又像是虫子,冰凉凉的,特别膈应人。
- 最吓人的是有个地方,你以为安全了,结果脚下一空,地板会突然震动下沉一点点,同时旁边冲出来一个拿着“电锯”(当然是道具,但声音巨响)的“疯子”,追着你跑。我俩当时真是连滚带爬地往前冲。
我记得有个场景,像是个废弃的育婴堂,里面摆着很多破旧的洋娃娃,有些眼睛还会自己转,配上那种小孩子若有若无的哭声,那叫一个瘆人。小李全程基本是闭着眼睛被我拖着走的,嘴里还不停念叨:“快到了?快到了?”
逃出生天与实践感悟
大概过了十几二十分钟,感觉像是过了一个世纪那么长。
终于,看到前面有光亮了!我俩几乎是扑着出去的。一出来,呼吸到新鲜空气,感觉腿都有点软。小李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喘气,脸色煞白。我比他好点,但心跳也快得不行。
回过神来,我俩对视一眼,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这回幽灵鬼屋历险记,要说真的有多恐怖,静下心来想想,都知道是假的,是人装的,是道具。但是,在那个特定的环境里,那种黑暗、音效、突然的惊吓,确实能把人的恐惧感放大到极致。这可能就是这种娱乐项目的魅力所在,花钱找罪受,但又觉得挺刺激,挺解压。
我觉得,这种实践,偶尔来一次挺好玩的。它能让你在安全的前提下,体验一把心跳的感觉,也能让你在事后跟朋友有个吹牛的资本。心脏不好的朋友,还是得悠着点。对我来说,这回经历也算是一次不错的尝试,下次有机会,说不定还会去挑战个更厉害的!
这就是我这回去幽灵鬼屋的实践记录,分享给大家,也算是个小小的生活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