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香蕉频蕉app,我一开始压根就没想过会用上这玩意儿。纯属偶然,或者说是被大数据给“算计”了。
我的下载历程
那天我记得特清楚,我就是想找个能清清爽爽看我手机里存着的一些老视频的播放器。以前那个用着挺顺手的,不知道咋回事儿更新之后就各种广告,卡得要死。我就去那些个应用市场里扒拉,搜“本地视频播放”,结果你猜怎么着?搜出来一堆,排在前面的好几个都看着花里胡哨的。其中就瞟到了这个“香蕉频蕉”,名字还挺抓眼球,我就寻思着,要不试试?
点进去一看介绍,说是啥“集视频播放、编辑、图片编辑于一体”,还说能“轻松播放视频”。我心想功能多点儿也没坏处,万一哪天用得上?下载渠道也瞅了瞅,有的说官网下,有的说应用商店有。我当时手机网络还行,就直接从它推荐的一个渠道给整下来了。安装包大小我记得好像几十兆,不算太大,也没多想。
初次上手体验
装好之后,我迫不及待地点开图标。启动界面一闪而过,然后就进入主界面了。好家伙,这一进去,我有点儿蒙。底下好几个标签页,什么“推荐”、“热门”、“我的”,上面还飘着各种小视频的预览。我当时就纳闷了,我不是下个播放器吗?怎么感觉跟进了啥短视频平台似的。
我耐着性子开始找怎么播放我自己的视频。找了半天,总算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了“本地文件”或者类似意思的入口。点进去,它开始扫描我手机里的视频,速度还行,没等太久。列表出来了,我随便点开一个以前存的纪录片片段。画质嘛感觉还行,跟我手机自带的播放器比也差不太多,播放也还算流畅,没遇到啥卡顿。
但是,问题来了。它那个播放界面,周围一堆按钮,什么分享、点赞、评论,感觉随时随地都想让你社交一下。我就想安安静静看完我的视频,这些东西杵在那儿,老实说,挺碍眼的。我试着找找有没有简洁模式,捣鼓了半天也没找着。
深入“实践”与发现
后来几天,我又不死心地多试了试它别的功能。那个视频编辑,我随便拖了个短片进去,功能倒是不少,剪辑、加字幕、配乐啥的,对于想简单处理下视频的人来说,可能还行。但我平时不怎么搞这些,所以也就随便点点画画,没深入研究。
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它的“推荐”和“热门”区。我本来是冲着本地播放去的,结果老是忍不住去瞅瞅它推的都是些里面的内容五花八门,啥都有,有些还挺……挺吸引眼球的。有一次我不小心点开一个,结果声音贼大,把我吓一跳,旁边人还以为我干啥。
这就让我想起我年轻时候的一件事儿。那时候我刚学电脑,就想找个简单的画图工具,涂鸦玩儿。结果我哥给我弄了个巨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功能强大到没边儿,光是菜单栏就能看花眼。我当时就想要个铅笔橡皮桶,结果给我一套意大利顶级画家的全套装备。我还是用回了系统自带那个最简单的画图板。
这个香蕉频蕉app给我的感觉就有点儿像那个时候。我本来就想要个纯粹的播放器,结果它恨不得把整个娱乐工厂都塞进来。你说它不它本地播放确实也能用,编辑功能对某些人可能也有用。但你说它对于我这种只想“吃根香蕉”(单纯看个视频)的人来说,它给了我一片“香蕉林”(一堆附加功能),我还得费劲在林子里找我想吃的那根,有时候还被林子里的猴子(各种推送和社交暗示)骚扰。
我的最终看法
我这实践记录下来,就是想说,这app,你要是喜欢热闹,喜欢一个软件干多个事儿,那它可能还凑合。但你要是跟我一样,就图个清净,想找个安安稳稳的本地播放器,那可能就得掂量掂量了。我还是把它给卸了,又回去找那些更纯粹的播放工具去了。有时候,简单点儿,挺
这实践过程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现在的很多应用,都喜欢做加法,恨不得把自己打造成“万能神器”。但用户真正的需求,有时候可能就是最基本的那一点。这可能也是我最近越来越喜欢那些“小而美”的应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