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达卡生活怎么样?看看当地人怎么说吧!

tmyb

说起来去达卡这事儿,也是挺突然的。之前老听人说那地儿怎么怎么地,什么亚洲最乱的城市之一,人口密度爆炸,反正听着就挺带劲。就喜欢往那种不怎么寻常的地方凑,觉得能看到点不一样的东西,所以就琢磨着亲自去体验一把。

出发前的准备与瞎想

决定了就赶紧办签证,那时候好像还挺好办的,没费多大劲儿。然后就是查攻略,但达卡的攻略不多,大部分都是说交通怎么乱,卫生怎么差。我心里大概有个底,就带了些常用药,特别是治拉肚子的,哈哈,事实证明太有用了。还特意多备了几个口罩,想着空气质量估计不咋地。衣服就带了几件快干的,想着那边热,洗了也容易干。

真实的达卡生活怎么样?看看当地人怎么说吧!

初到达卡:扑面而来的“热情”

一下飞机,那股热浪夹杂着各种说不上来的味道就扑过来了。好家伙,机场出来打车去市区,那叫一个堵!根本挪不动。路上的公交车,好多都破破烂烂的,车门都不关,售票员就半挂在门边上吆喝,时不时还拍打车身,示意司机上下客。司机也是猛,车都不怎么停稳,就放慢点速度,乘客就自己往上跳或者往下蹦,看得我心惊肉跳的。

深入老城区的震撼

我特地抽了几天时间,专门在达卡的老城区里转悠。那才叫一个原生态!窄窄的巷子,两边全是密密麻麻的店铺,卖啥的都有,小商品、水果、布料,琳琅满目。人挤人,头顶上是乱七八糟的电线,脚下有时候得小心点,不然就踩到点人力三轮车是那儿的主力,装饰得花里胡哨的,车夫们蹬得满头大汗,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那喇叭按得震天响。从个稍微高点的地方往下看,黑压压一片全是人头,真壮观。

交通工具大体验

除了人力三轮,我还体验了他们的公交车。那真是个技术活儿,车不怎么停稳,你就得眼疾手快地跳上去。车里面也是挤得不行,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我还看到好多摩托车,骑手们很多都不戴头盔,在车流里穿梭,看得我直捏把汗。至于红绿灯,感觉就是个摆设,大家好像都凭感觉和默契在走。

真实的达卡生活怎么样?看看当地人怎么说吧!

对了,还有火车!虽然我没敢去扒火车顶,但在火车站附近也算是见识了,那场面,乌泱泱全是人,车顶上、车厢连接处,能站人的地方都站满了。听当地人说,很多人特别是朝圣节期间,就这么“挂”在火车上回家,也算是一种独特的风景线了。

当地人与生活百态

跟当地人接触下来,感觉他们还是挺朴实的,也挺热情。虽然生活条件看着挺艰苦,但大部分都挺友善的。你跟他们打招呼,他们都会笑。

  • 街上很多妇女穿着传统的纱丽,颜色挺鲜艳的,有时候还会配个围肩。
  • 男人嘛有些是伊斯兰教徒的打扮。
  • 真实的达卡生活怎么样?看看当地人怎么说吧!

  • 我还注意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头发胡子染得红红黄黄的,据说代表晚年的夕阳红,挺有意思。
  • 很多人都喜欢穿拖鞋,可能跟天气热有关系。

他们好像还挺能歌善舞的,有时候能看到一些剧团的演出,特别是在节日的时候,特别热闹。

不得不提的“味道”与卫生

但是,有件事儿我得实话实说,就是卫生条件。公共厕所基本不敢恭维,很多地方那味道,确实挺上头的。我记得有一次实在没办法,硬着头皮进了个公厕,出来之后好几天都没啥胃口。街边小巷里,有时候也能看到随地解决的情况,这个确实需要点心理准备。空气里也经常飘着咖喱和各种香料味,混着尘土和汽车尾气,形成一种达卡特有的复杂气息。

真实的达卡生活怎么样?看看当地人怎么说吧!

一些思考与感悟

在达卡的这些天,挺颠覆我之前的认知的。那种混乱,那种拥挤,那种看起来有点“原始”的生活方式,在国内是很难想象的。但你又能感受到那种蓬勃的生命力,每个人都在努力地生活。他们可能没有我们这么好的物质条件,但脸上的笑容却不少。

达卡给我的感觉就是极度混乱又充满生机。它不像很多现代化大都市那样光鲜亮丽,甚至可以说有点破败。但就是在这种环境里,你能感受到那种顽强的生命力。交通堵得让你怀疑人生,空气质量也堪忧,但街上的人们依旧忙碌,依旧热情。这回经历,对我来说,就是一次难忘的实践,让我对“生活”这两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如果你问我还想不想去,我可能会犹豫一下,但绝对不后悔去过那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