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事儿得从好几年前我刚开始折腾电脑那会儿说起。那时候不像很多东西都挺懵懂的,装个系统、找个软件都得费半天劲。尤其是帮亲戚朋友装机,或者自己换电脑,每次都得抓耳挠腮地想:那个好用的小工具叫啥来着?那个清理垃圾的软件是哪个?一来二去的,就觉得特麻烦。
萌生想法,开始动手
后来我就寻思,我得把我用过的好软件都给它记下来,分门别类地整理这样下次再需要的时候,就不用到处瞎找,或者凭记忆了,直接翻我这“秘籍”就行。我就拿个记事本,随手记几个,比如常用的浏览器、输入法、播放器这些。
用了一段时间发现不行,太乱了,找起来还是费劲。而且有些软件,比如什么“360C盘扩容大师”这种,平时可能用不上,但C盘满了的时候就特别给力,这类工具也得记下来。还有些像“驱动总裁”这样的,装完系统找驱动,那简直是救星。这些都得有个地方放着。
逐步完善,分类整理
我就开始琢磨着怎么分类。我大致分了几个大类:
- 系统工具:这里面就放了些系统维护、清理优化、磁盘管理、驱动安装之类的。比如前面提到的C盘扩容、驱动查找,还有一些卸载工具,启动项管理什么的。
- 办公学习:这块儿主要就是文档处理、PDF阅读编辑、笔记软件、思维导图这些。像“亿图图示”有时候画个流程图挺方便,“福昕OFD阅读器”现在也常用。
- 网络应用:浏览器、下载工具、聊天软件(比如“腾讯QQ”)、网盘这些肯定少不了。
- 影音图像:播放器(像“完美解码”这种集大成的)、视频剪辑(比如“360快剪辑”上手快)、图像处理(专业的像“Adobe Photoshop”,简单的也有)、看图软件等等。
- 安全防护:杀毒软件、安全卫士(比如“360安全卫士”),虽然现在系统自带的也还行,但有些时候还是需要专门的。
- 其他工具:这就比较杂了,比如压缩软件(“360压缩”用着也顺手)、虚拟机、模拟器(像“雷电模拟器”)、录屏软件等等,碰到好用的就往里加。
我这人有点小强迫症,不是说随便找个软件就往上堆。我得自己用过,觉得确实好使,稳定,没啥乱七八糟的捆绑,才给它记下来。有时候为了找一个特定功能的,能试用好几个同类软件,选个最顺手的。比如找个PDF阅读器,我就试了好几个,选了个启动快、功能也够用的。
从文本到表格,不断优化
最开始就是个txt文档,后来发现查找不方便,就琢磨着用表格,还加了备注,比如软件是干啥的,是不是免费的,有没有啥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有些“破解版”或者“绿色版”是从哪些“PC软件下载平台”或者“PChome电脑之家下载中心”这类地方淘来的,虽然这些平台资源多,但也得留个心眼儿,别下到带毒的。我一般都尽量找官方版,或者信誉好一点的下载站。
这么一搞下来,你别说,再给别人弄电脑,或者自己重装系统,那效率杠杠的。打开我的这个“私房软件单”,照着装就行,省心省力。有些软件可能平时用得少,但关键时刻就能派上大用场。比如突然要处理个PDF文档,或者是个啥特殊格式的视频,我这单子上一翻,,原来用这个就行。
心得体会与持续更新
我觉得,整理这么一个“电脑软件大全”,就是把自己平时使用电脑的经验和习惯给固化下来。每个人的需求可能不一样,我这个单子可能只适合我自己,或者和我需求类似的朋友。但这个整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积累和学习。
这个单子还在不断更新。毕竟软件这东西,更新换代也快。有时候发现个新的好玩意儿,我就会赶紧加上去。比如有些“oppo手机刷机软件”或者“雷神模拟器精简工具”这类针对特定需求的,虽然我不常用,但知道有这么个东西,万一哪天用到了。也算是我这么多年折腾电脑的一点小心得,今天就跟大家伙儿分享分享我的这个实践过程,希望能给刚开始折腾电脑的朋友一点小小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