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鼓捣的这个“科比遗骸照片”的事儿,一开始我是真没想碰这玩意儿,太缺德了。但后来想想,技术无罪,重要的是掌握技术的人怎么用。我决定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用技术手段来鉴别这些照片的真假,也算是为净化网络环境尽一份力。
我就是疯狂的搜集资料,各种渠道,能找到的都找来。什么新闻报道、事故分析,甚至是一些比较那啥的图片,我都硬着头皮看了。目的就是为了了解事故现场的真实情况,记住那些关键细节。那段时间,晚上睡觉都做噩梦。
- 第一步,图片来源分析。
我把搜集到的图片按照来源进行了分类,看看哪些是媒体发布的,哪些是个人上传的。重点关注那些来源不明的,尤其是那些声称是“第一现场”的图片。这些往往是造假或者恶意传播的重灾区。
- 第二步,元数据提取与分析。
拿到图片后,我第一时间提取了图片的元数据,比如拍摄时间、地点、设备型号等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初步判断图片的真实性。如果拍摄时间明显晚于事故发生时间,或者拍摄地点根本不在事故地点附近,那基本就可以断定是假的。
- 第三步,图像内容分析。
这步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难的。我用了一些图像分析工具,对图片的内容进行分析,比如色彩、光影、纹理等等。我会把这些特征和官方公布的事故现场照片进行对比,看看有没有明显的差异。我还会关注一些细节,比如遇难者的衣物、随身物品等等,看看是否符合已知的信息。
- 第四步,利用AI进行辅助判断。
现在AI技术这么火,我也想试试能不能用AI来鉴别这些照片。我找了一些开源的图像识别模型,用事故现场的真实照片进行训练,让AI学习事故现场的特征。然后,我把那些疑似造假的图片输入到模型中,看看AI的判断结果。AI的判断结果只能作为参考,最终还是要靠人工判断。
遇到的一些坑
这整个过程磕磕绊绊,遇到的坑那可太多了。是资料搜集,很多所谓的“第一现场”照片,都是假的,要么是移花接木,要么是恶意P图。是图像分析,很多图片质量太差,细节模糊不清,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分析。还有就是AI模型,训练起来非常耗时耗力,而且效果也不一定这趟水很深,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说两句
虽然这回实践没有取得特别显著的成果,但我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知道了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来鉴别图片的真假,也更加了解了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更重要的是,我意识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用来做好事,也可以用来做坏事。作为技术人员,我们有责任用自己的技术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这件事儿,我以后肯定还会继续研究下去,希望能为净化网络环境贡献一份力量。也希望大家能够理性看待网络信息,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