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儿聊聊我平常是怎么捣鼓软件源这事的,纯粹是自己摸爬滚打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开始的时候,装完系统,那软件源速度,简直慢到让人怀疑人生。更新个软件,分分钟卡在那儿,进度条半天不动一下。这可不行,效率就是生命!
所以我就开始琢磨,这软件源能不能换个快的?上网一搜,好家伙,各种教程满天飞。什么官方源、国内镜像源,看得我眼花缭乱。不过咱不怕,一个个试呗!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备份。这可是个好习惯,万一改错了,还能恢复。我就打开终端,输了这么一句:
sudo cp /etc/apt/* /etc/apt/*
这意思就是把原来的软件源列表备份一份,叫,以防万一。
备份完之后,就开始修改文件了。我用的nano编辑器,感觉比较顺手:
sudo nano /etc/apt/*
打开之后,里面密密麻麻的都是软件源地址。这时候,我一般会先把里面的内容全部注释掉,也就是在每行前面加个。这样,系统就不会读取这些旧的源了。
注释掉之后,就可以开始添加新的软件源了。我一般会找几个国内比较靠谱的镜像源,比如清华的、阿里的、网易的等等。这些源速度快,更新也及时。
找到镜像源地址后,就把它们一行一行地添加到文件中。保存退出后,就要更新一下软件源列表:
sudo apt update
这步很重要,让系统知道你用了新的源。
更新完之后,就可以试着安装或者更新软件了。如果速度明显变快了,那就说明换源成功了!
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小问题。比如,有些源可能不稳定,或者有些软件在某个源里找不到。这时候,就需要多尝试几个源,或者手动添加一些第三方源。
- 还有一个小技巧:我会在
/etc/apt/*.d/目录下创建一些单独的.list文件,用来存放第三方源。这样,方便管理,也避免污染主配置文件。 - 图形界面也是可以换源的。在“软件和更新”里,可以手动选择软件源,也很方便。
换软件源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多试几次,就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源。希望我的经验能帮到大家,让大家的软件更新之路更加顺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