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儿聊聊我最近折腾的“ireadygo”。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想搞一个能让我快速启动各种应用、脚本的工具。之前一直用鼠标点来点去,效率太低了,尤其是在赶项目的时候,简直浪费生命!
我就寻思着,这玩意儿肯定有人做过,就去网上搜了一圈。结果是找到了不少类似的工具,但是要么功能太复杂,用不着;要么界面太丑,看着难受;要么就是收费的,不想花钱。一咬牙,心想:“干脆自己撸一个!”
说干就干!我得确定用啥语言写。Python?Java? 犹豫了一下,考虑到自己对Python还算熟悉,而且开发效率高,就它了!
就是设计界面了。作为一个程序员,审美这玩意儿… 咳咳,只能说够用就行。我目标很明确:简单、实用。最终决定用Tkinter,这玩意儿虽然丑是丑了点,但是胜在简单,能快速搭个框架出来。
然后就开始写代码了。主要思路就是:
1. 搞一个配置文件,用来存放要启动的应用、脚本的路径,以及对应的快捷键。
2. 监听键盘事件,一旦按下指定的快捷键,就启动对应的应用或脚本。
3. 整个界面就一个输入框,用来输入要启动的应用/脚本的名称(或者模糊匹配也行)。
4. 加个简单的搜索功能,输入关键字后,能快速找到要启动的应用/脚本。
编码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坑。比如,Tkinter的事件绑定,一开始没搞明白,折腾了好久才弄清楚。还有,怎么在Python里调用外部程序,也研究了一番。好在,网上资料多,一点点啃,总算是搞定了。
测试阶段,各种bug冒了出来。比如,快捷键冲突、程序崩溃、搜索功能不准等等。一个个排查,一个个修复,简直头大。不过每解决一个bug,就感觉离成功更近一步。
经过几天的折腾,总算是把“ireadygo”给搞出来了。虽然界面简陋了点,功能也不算强大,但是用起来是真的方便!启动应用、脚本,只需要敲几个字母,按下回车,就搞定了,效率提升了不少。
我每天都在用这个小工具,感觉自己又进步了一点点。以后有机会,再慢慢优化它,让它变得更强大、更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