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大家伙儿聊聊我手上这台折腾了好几年的苹果笔记本,具体来说,就是那台18款的MacBook Pro,具体型号说起来可能有点绕,我就管它叫“我的老伙计1819”,为啥带个19,后头慢慢说。
当初为啥就相中这台18款的MacBook Pro了?
那会儿,我手头那台旧电脑跑个剪辑软件都费劲,风扇嗷嗷叫,渲染个几分钟的视频能去泡壶茶再回来。寻思着得换个能打的,苹果的Pro系列么,名声在外,尤其那会儿18款刚出来不久,说是性能提升一大截,屏幕也舒服。咬咬牙,心一横,就想着一步到位,省得以后折腾。那时候全新的价格,啧啧,真是肉疼,差不多能顶我好几个月工资了。也没多想什么二手,就觉得电子产品买新不买旧嘛现在想想,当初还是年轻了点。
到手之后那是真没少折腾!
刚拿到手那会儿,确实挺兴奋。那屏幕看着是真舒服,系统也流畅。我主要拿它干啥?剪片子呗!还有就是写写代码,处理处理图片,偶尔也装个虚拟机跑点别的东西。
- 性能这块儿:刚开始用Final Cut Pro剪辑4K素材,那叫一个丝滑。几个视频轨道叠加上去,加点转场,调个色,预览起来基本不带卡顿的。记得有一次接了个急活,一个宣传片,特效加了不少,什么3D跟踪也用上了,虽然渲染时间还是有的,但比起我之前那台老爷机,效率那是噌噌往上涨。不过这机器一跑大活儿,那发热也是杠杠的,键盘上面那一条都能煎鸡蛋了,风扇也是全力起飞的状态。
- 说到键盘,这玩意儿真是一言难尽! 我这台18款,就是那代蝶式键盘。刚开始用着还行,键程短,敲着也清脆。但用了大概半年多,就开始出问题了。某个字母键突然就不灵敏了,有时候按下去没反应,有时候又给你来个双击。清灰?用压缩空气吹?都试过,好一阵坏一阵的。那感觉,真是影响心情,打字打得都想砸键盘。后来听说19款改进了键盘,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我这台后来因为键盘问题,还真送去官方修过一次,折腾!
- 那个Touch Bar,花里胡哨的:刚开始觉得挺新鲜,不同软件能变不同快捷键。用着用着,就觉得也就那样。有时候想调个音量还得先点一下再拖动,还不如实体键来得直接。大部分时间,我还是习惯用快捷键组合,Touch Bar对我来说,就有点鸡肋了。还有就是接口,清一色的Type-C,出门不带个扩展坞,那是寸步难行,U盘、显示器,都得靠转接。
用着用着,19款也出来了,我当时咋想的?
19款出来的时候,我这18款也用了快一年了。看到19款主要升级了处理器,还有就是那个“改进”了的键盘,心里确实有点酸溜溜的。尤其是键盘,我这18款的键盘时不时就给我“惊喜”,看到19款用户说键盘手感好了不少,也更稳定了,你说能不眼馋吗?当时也琢磨过,要不要把18款出了,加点钱换个19款。但一来一回折腾,还要再出一笔钱,想想还是算了,毕竟18款的性能对我来说也够用,就是这个键盘,时不时膈应我一下。
所以那段时间,我对18款的感情就挺复杂的。一方面,它确实帮我完成了很多工作,性能也还顶得住;另一方面,这键盘问题,还有那感人的发热,也确实让我头疼。那时候我就在想,这苹果,有时候真让人又爱又恨。
如今这台老伙计咋样了?我还用它吗?
这台18款的MacBook Pro还在我手上。你问我还用不用?用,但不是主力机了。后来我又添了新设备,这台老伙计就成了我的备用机,或者有时候出差嫌新机器重,就带上它,毕竟轻薄一些。键盘问题嘛后来我干脆大部分时间都外接键盘用了,眼不见心不烦。
现在回过头看这台18款MacBook Pro,如果让我重新选,在当时那个节点,我可能会更慎重一点,或者多观望一下,尤其考虑到键盘这个大坑。现在二手市场上,这机器价格也下来不少了,听说几千块就能淘到。如果你预算有限,对性能要求不是顶级的,又能接受那个键盘(或者像我一样外接),淘个成色好的二手18款,也还能再战几年。毕竟A家的东西,在流畅度和生态上还是有它的优势的。
这台18款MacBook Pro陪我度过了一段挺重要的工作时期,有功劳也有苦劳。虽然有些设计不尽如人意,但它也确实是一台曾经的旗舰机。这就是我跟这台“1819macbookpro18”的故事了,分享给大家,也算是个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