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北文化体验感如何?(必去地标深度盘点!)

tmyb

上周刷到全北旅游宣传片,脑子一热就订了票。今天刚拖着箱子回来,趁着热乎劲儿把踩过的坑攒成的经验全倒出来。

第一站直接杀到全州韩屋村

早上七点跳上高速巴士,晃悠俩钟头才到。刚钻出车站就被热浪糊了一脸,赶紧冲进便利店买冰水。韩屋村入口那家租韩服的店挤得跟菜市场似的,老板娘扯着嗓子喊号。挑了半天选了套靛蓝色韩服,系腰带时差点勒断气——忠告各位胖子直接选大码,别学我硬塞标准码。

全北文化体验感如何?(必去地标深度盘点!)

  • 拍照最佳点是屋檐阴影里,正午太阳底下拍出来全是眯眼表情包
  • 拌饭体验馆排队40分钟,但石锅端上来滋滋响的瞬间值了
  • 后院小巷比主街清净十倍,转角遇到晾辣白菜的大婶还被塞了半颗

国立博物馆差点睡过去

全北文化体验感如何?(必去地标深度盘点!)

下午顶着太阳挪到博物馆,冷气开得像冰窖。古代农具展区灯光暗得跟电影院似的,刚在百济陶器前站了五分钟,解说屏突然蹦出动画吓我一哆嗦。最离谱是互动区的矮木凳,身高超过175的人坐下去膝盖直接顶下巴。

逛到三楼露台才活过来。远处韩屋村的青瓦屋顶在落日里连成波浪线,摸出早上没吃完的紫菜包饭蹲在路边啃。警卫大爷路过还夸我饭团捏得圆,便利店买的。

夜袭马耳山差点交代在半路

听信网友攻略说夜景绝美,结果晚上八点跑到山脚下傻眼了。路灯隔五十米才一盏,手电筒光柱扫过去全是飞虫。爬到半山腰累得跟狗似的,发现所谓"网红观景台"就三平米水泥地,十几个游客挤着自拍杆打架。

  • 山顶风大得能吹跑假发,我的棒球帽直接献祭给山谷
  • 全北文化体验感如何?(必去地标深度盘点!)

  • 下山时摸黑踩到活物,软绵绵的触感让我蹦出两米远
  • 回程出租车司机说那是山蛙:"煲汤最补!"

瘫在酒店翻照片,发现拍糊的夜景里居然有萤火虫光斑,马耳山的青蛙祖宗算没白吓我。这趟下来晒黑两个色号,但全州大妈塞的辣白菜还在冰箱里发着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