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还得从我刷抖音说起。那天半夜瘫沙发上,算法突然给我推了个模糊不清的海底录像,标题写着“水下金字塔现身大西洋”。我嗤笑一声划过去,结果接下来三天,考古圈大佬们全在讨论这事儿,害得我心痒痒的掏出压箱底的《航海异闻录》翻得哗哗响。
第一步:蹲图书馆挖线索
我顶着鸡窝头直奔市图书馆古籍区。管理员老头瞅见我乐了:“又来找亚特兰蒂斯?” 在积灰的县志堆里扒拉两小时,还真被我在光绪年间渔民的《行船札记》里抠出段话:「壬辰年飓风后,见海中巨柱林立,时有金鸣之声」,书页霉味呛得我直打喷嚏。
第二步:海边镇子碰运气
连夜开车杀到福建小渔村。在码头蹲守三天,请老船工喝了十八碗海蛎汤,才有个缺门牙的阿伯嘀咕:“我爷那辈传下话,南礁石滩刮台风能踩着硬石板。”我裹着雨衣在齐膝海水里趟了三小时,突然踩到块硌脚的玩意——扒开海藻一摸,是半米宽的规则六边形石砖!
- 证据1:手机磁场APP靠近后指针疯转
- 证据2:石缝抠出青黑色金属片(后来检测含88%未知合金)
- 证据3:退潮时听见沉闷的“咚——咚——”声,活像巨型齿轮运转
第三步:搞设备下水摸
咬牙租了二手潜水装备,刚潜到十五米深就惊了。整片海底平得像切过的豆腐,覆满篮球大的牡蛎群。扒拉开三个牡蛎壳后浑身发毛——底下压着整面雕花石墙!游着游着撞见根三人合抱的石柱,顶上还卡着半个黄金太阳纹章。摸到印章瞬间,气瓶警报突然尖叫,吓得我拼命往上蹿。
瘫在沙滩上喘粗气时,手机跳出地质局同学的消息:“你发来那石头切片里有层人工合成的琥珀胶,现代工艺都很难仿...”话没看完就被暴雨浇透,石板上的文字在雨里慢慢渗出蓝色荧光。
回家路上一直琢磨:两千年前哪来的合成胶?撞见的石柱群是不是刚好构成柏拉图说的三环城?更玄的是,那个黄金太阳纹章跟我书桌上印加帝国复刻币长得九成像...这事不能细想,再想下去要推翻世界史课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