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两点刷手机突然看到CBA那个丛明晨撞倒林书豪的视频疯传,评论区都快吵翻天了。我立马从床上弹起来开电脑,把比赛回放翻来覆去拉了十几遍慢镜头。
重点盯住裁判报告三大疑点:- 林书豪接球那会儿丛明晨离他至少两步远
- 老丛冲过来时左脚明显多垫了小半步
- 林书豪投篮后下落腿才伸出去的
我抄起去年存的《CBA裁判手册》电子版,翻到第47页防守原则那段猛啃。看到"防守球员不得在进攻球员起跳后改变原有防守位置"这句直接拍大腿——回放里丛明晨那半步挪移简直教科书级别的违规!
更绝的是裁判报告补充的那条:"接触发生时进攻队员已做投篮动作超过0.38秒"。我掐着秒表重看视频,果然林书豪球都脱手了丛明晨才撞上来。气得我当场对着屏幕吼:"这tm还不吹阻挡犯规?!"
血泪教训换来的验证方式
去年现场看辽宁打广东就吃过亏。当时郭艾伦被撞倒裁判没吹,我坐第一排扯着嗓子骂黑哨。结果散场后蹲在球员通道堵住主裁问,人家掏出平板给我画防守站位图:进攻队员落地点不在防守方躯干投影区就不算犯规,这道理搁林书豪这事上一模一样!
这回我学精了,拿量角器在屏幕贴的透明膜上标角度。丛明晨侧身位顶上来那下和林书豪身体夹角超过75度,按规则铁定是防守方全责。随手把带标记的截图发球友群,五分钟不到炸出三十多条语音骂裁判眼瞎。
办公室摸鱼搞的实战验证
趁午休把部门几个打球的小伙子拽到楼梯间还原现场。我扮林书豪站在台阶上投篮,让实习生小张模仿丛明晨从下面冲。试到第三次这货没收住脚,我直接从第三级台阶摔下来,手肘蹭掉块皮,现在缠着绷带打字——这酸爽简直是用血肉印证裁判报告的正确性!
当年在厂队打球要是懂这些门道,我那件23号球衣也不至于被裁判吹得提前退役了。现在看见年轻球员吃亏就揪心,只盼着我今天贴的这些干货能让球场少点冤假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