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罗菲就是个普通大佬,扒拉扒拉资料就能写完。结果刚开头就撞墙了。
第一步:全网地毯式搜刮
先拿她名字全网搜。好家伙,相关报道全是套话:
具体干了屁都没有。翻了三小时浏览器,困得差点用脸砸键盘。
第二步:找圈内人套话
硬着头皮联系前同事老张。电话一接通就听见打火机咔哒响:"她?公司打印机坏了都能怪到她头上,懂了?"接着给我甩了五个人的微信名片,备注写着"被罗菲项目虐过的倒霉蛋"。采访清单长这样:
- 广告公司小王:改方案改到地铁停运
- 开发老李:凌晨三点接过她钉钉电话
- 竞争对手小赵:被截胡三次标书
第三步:现场吃瓜翻车
混进她出席的行业论坛偷拍。刚摸出手机对准主席台,保安大手直接罩我镜头:"媒体证?"我装傻举着矿泉水瓶:"接...接水"。旁边戴蓝牌的大哥噗嗤笑出声:"第三排穿灰西装那个,上月拍罗菲被请去喝茶了"。
转折点:自己成了素材
最绝的来了!采访完供应商刚回公司,老板敲我桌子:"你捅罗菲窝了?她助理刚来电话说我们侵权!"我懵着抱纸箱走出写字楼时,手机还在震: "请问贵司是否散布不实消息?" "请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工作丢了,素材也没了。
意外收获:黑料自动上门
在家躺尸第三天,突然收到匿名邮件。点开压缩包我直接坐起来了:
- 2018年她逼供应商签阴阳合同的手写批注
- 2020年用空壳公司围标的聊天截图
- 今年三月删库跑路的程序员遗书照片
鼠标哆嗦着往下滑,蹦出句话:"敢发就让你比XX程序员惨十倍。"
现在硬盘锁保险柜,手机换了诺基亚。前两天去大学城卖炒粉,居然看见财经系课堂在用"罗菲资本运作案例"当教材。学生举手问:"老师,她这么厉害为啥没上市?"教授推眼镜笑:"你说?"
这期内容到底发不发?蹲在炒粉摊后头抽了半包烟。油锅滋响的时候突然想通了:能让打工人失业、让供应商陪笑、让老板秒怂、让黑客惦记的,这不就是影响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