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翻动漫评论区,看到有人问为啥烟花叫"hanabi",这词听着像日语,突然就来劲儿了,决定刨根问底搞明白。
先确认基本发音
打开电脑就搜"hanabi读音",果不其然是日语罗马音。键盘敲着敲着自己都乐了——这发音跟"花火"的中文方言念法太像了!顺手点开几个日剧片段,耳朵贴着音响听烟火大会场景,角色们喊的真是"はなび!"
拆字环节翻车了
打开日语输入法折腾半天,发现"はな"打出来自动变"花","び"对应"火"。当时还嘀咕:"花+火"组合听着挺浪漫,但烧花算怎么回事?突然瞄到键盘上的"鼻"字读音也是"hana",脑洞瞬间歪了——该不会跟"鼻火"有啥关系?吓出一身冷汗!
查史料冷汗变冷汗
连夜翻墙找古籍记载(别问怎么翻的),结果发现江户时代真有骚操作:
- 贵族放烟花时为了显摆,给火药球取名"花"
- 点着火药筒叫"种火"
- 火星炸开的瞬间叫"花生"
好家伙!合着"花火"本质是"火药开花"的缩写,跟我瞎猜的"鼻毛着火"半毛钱关系没有!
中文翻译藏玄机
瘫在椅子里啃薯片复盘,突然发现更绝的:咱们老祖宗翻译时故意不用"火药"而用"花火"!烟花在夜空炸开时:
- 金色火星像花瓣炸裂
- 坠落轨迹似枝条摇曳
- 白烟散开若柳絮纷飞
这才猛拍大腿:"花"字原来指爆炸形态!亏我先前还纠结字面意思,简直像个铁憨憨!
瘫在电脑椅上嗦泡面感慨:当年给烟花命名的日本人绝对是灵魂画手,俩字就把转瞬即逝的爆炸现场画进汉字里了。早知道当年学日语时多查几个词源,也不至于闹出"鼻火"这种脑残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