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居委会通知要填人口普查短表,想着这回必须整明白了。上次普查我就漏了俩证件,折腾得够呛。这回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准备,给你们看看我是咋安排的。
第一步:翻箱倒柜找证件
接到通知那天晚上,我就把家里抽屉全倒腾出来了。重点找这几样:
- 户口本(全家老小的都翻出来)
- 身份证(我那过期半年的赶紧翻新办的)
- 房产证(差点被我塞进旧杂志堆里)
结果发现孩子他爷爷的户口页找不着了!急得我连夜给老家打电话,让亲戚帮忙拍照发过来,打印店跑了两趟才印清楚。
第二步:全家连夜开大会
周六晚上把看电视的都薅起来开会,一条条核对:
谁住这儿? 算上偶尔来带孩子的丈母娘,多算了怕违规少算了怕漏掉。
人在哪儿? 孩子他叔在国外读书,填表那天算不算常住人口?吵了半小时,直接打普查热线问的。
工作咋填? 我妈退休返聘,非要填"无业",气得我把她退休证拍桌上才改口。
第三步:实测填表踩大坑
用手机试填登记系统差点气死:
- 输身份证号总报错(后来发现是键盘调了英文输入)
- 学历选项里找不到"中专"(翻了三页才发现藏在"高中同等学力"里)
- 最坑的是房屋性质,我那回迁房选了"租赁"居然通过了(第二天普查员上门才让重填)
赶紧拿小本记下所有雷点,还拿孩子他爸手机测了遍才放心。
冲刺清单
正式登记前晚,我列了个必做清单:
- 充电宝插手机(去年登记到半路关机)
- 所有证件复印件备三份(房本复印件盖红章那页最有用)
- 提前写草稿(把全家信息抄纸条上,输机时直接照抄)
- 约上午9点(去年下午去排队两小时,这回学乖了)
结果真到登记那天,发现最有用的是那份草稿纸!普查员问"户主关系"时我嘴瓢说成"我管他叫爸",人家笑得直抖。填完表领了袋洗衣粉当纪念品,回家发现孩子把草稿纸折了纸飞机——行,也算派上用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