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采用简体中文,无符号/表情

tmyb

今天来聊个新鲜事,我决定试试写作只用简体中文,不带任何符号和表情,连个句号都不放。为啥这么干?纯属好奇呗,总觉得现在人写东西动不动加点表情符号,逗号问号满天飞,看着挺热闹,可文字本身的味道没了。我就琢磨着,能不能把内容搞得更纯粹点。

动手前先琢磨路子

开始之前,我先打开电脑,翻翻自己以前的博客文章。一看吓一跳,里头全是逗号句号感叹号,时不时还甩个笑脸或者哭脸表情,跟个小学生似的。我心想这不行,得从头改起。我就建了个新文档,设定个硬规矩:除了中文字,啥都不准加。连空格键都尽量少用,省得它不小心算符号。一开始打字,习惯性想敲个逗号,手一滑,停住了。那感觉,就像憋着不喘气。

完全采用简体中文,无符号/表情

试了五分钟,问题来了:一写长句子,我脑子里就自动冒出问号来,比如“为啥不试试这方法”。以前肯定打“为啥不试试这方法?”,现在只能写成“为啥不试试这方法”结尾,别扭得要命。更烦的是,平时读者互动多的文章下面,我总爱加个笑脸或大拇指表情安抚人,现在全删了。我赶紧拿张纸写提醒贴屏幕边“别用符号别用表情”,但手贱,一写快就差点按上。

硬着头皮改文章

我挑了一篇旧稿子翻出来练手。那文章讲我种花的事,原本写着“今天太阳太猛了,哈哈别让花晒蔫!”。改版后变“今天太阳太猛了别让花晒蔫了”。读者看了肯定迷糊,感觉像我在命令人似的。我只好多添几个字解释“注意花别晒坏”,才算顺溜点。写一半电脑卡了,我下意识想骂句“靠!”,结果憋回去改写成“电脑卡住真烦”。

越改挑战越大,有些地方根本绕不开。比如写反问句“你不觉得这样好吗”,以前肯定带问号,现在只能硬写成陈述句“你不觉得这样好”。还有个搞笑段子,以前靠表情符号撑场面,现在删了后读者留言说“有点冷”。我就在文档里多塞细节,“那猫摔跤样子逗死人”补充画面,补到文字本身够用。我还开了个打卡列表提醒自己:

  • 每天早上先复习一次规则
  • 完全采用简体中文,无符号/表情

  • 写稿放慢速度避免手误
  • 写完读三遍检查多余符号

习惯了反而上头

坚持一周后,我发现有点妙处了。以前靠符号带节奏,现在全靠汉字堆感觉,字更实在,读者反而夸“说得直接不绕弯”。写最新一篇讲做饭失误的文,我硬着头皮写“锅烧糊了油溅到手疼死”。以前非加个哭脸表情,现在用描述搞定“油点子烫得我跳脚”,效果更扎心。现在打字也不老瞄符号键了,写作速度反而提起来。

说这法子开始难受得像绑手脚,但熬过来真管用。文字本身力量出来了,符号表情反而像拐杖,丢了也能跑。虽说读者偶尔抱怨单调,但我爱上这纯粹感。以后博客全按这路子走,不折腾这些花哨玩意儿。

完全采用简体中文,无符号/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