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会举重规则怎么定?看懂举重赛事入门技巧!

tmyb

今早起来刷手机,突然看见个里约奥运举重比赛回放,好家伙,那杠铃片摞得老高!我看得热血沸腾,结果弹幕里一堆问:“这规则到底咋定的?怎么就算成功了?” 给我也看懵了。干脆,我自己研究研究,弄明白了再跟大伙儿唠唠,省得下回看比赛也抓瞎。

第一步:翻视频、查资料,啥叫抓举挺举?

我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举重不就比谁力气大吗?结果一搜,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啥叫抓举?啥叫挺举?区别大了去了。

里约奥运会举重规则怎么定?看懂举重赛事入门技巧!

  • 抓举:我看运动员“唰”一下直接给杠铃举过头顶,手臂绷得笔直,连大气都不敢喘,跟个雕像似的站那儿等裁判亮灯。原来这叫“一气呵成”,中间不能歇!看着轻松,那对协调性、爆发力和柔韧度要求贼高。我试着比划一下,感觉老腰都要嘎嘣脆。
  • 挺举:分成两步走:
    • 第一步“翻站”:杠铃提溜起来,“哐当”一下借个巧劲儿拉到胸口位置卡住,顺势蹲马步,再站起来稳住。我拿个空洗衣液瓶子试了下这“翻”的动作,瓶子差点甩出去。
    • 第二步“上挺”:站稳了再憋一口气,“嘿”的一声爆发力顶上去,同时身体下蹲钻到杠铃底下撑住,3“噌”地站起来稳住。这一步看着更费劲,全身都绷紧了,特别是蹲那一下,感觉腿肚子都抽抽。
  • 里约奥运会举重规则怎么定?看懂举重赛事入门技巧!

第二步:看懂灯!红灯绿灯到底啥讲究?

以前我以为举起来就行了呗!结果发现裁判贼严格,灯一亮一灭里头全是戏。我盯着好几个比赛片段反复看裁判的灯。

  • 三盏白灯 = 稳稳过! 这个容易懂,就是仨裁判都觉得你姿势牛,杠铃举得稳,从头到尾没毛病。选手看见这个都能蹦起来。
  • 啥情况红灯哐哐亮? 看得我直挠头,原来犯的错误五花八门:

      里约奥运会举重规则怎么定?看懂举重赛事入门技巧!

    • 手臂弯了没绷直?红灯! 别说,回放慢镜头看,真有好几个选手手臂稍微一哆嗦,就被抓包了,灯直接红了。
    • 晃晃悠悠站不稳?红灯! 有个哥们举是举起来了,结果杠铃在头顶“画了个圈”,裁判立马拍红灯。
    • 胳膊肘怼膝盖了?红灯! 我看一个选手在挺举翻站的时候肘尖碰了膝盖,好家伙三盏红灯齐刷刷亮,哥们脸都绿了。
    • 裁判没喊放你就松手?等着听铃响! 又一个倒霉蛋,估计太兴奋了,刚站定没等主裁判发令信号响,“哐当”就给杠铃扔地上了,完事裁判一看回放确认,妥妥红灯招呼。

里约奥运会举重规则怎么定?看懂举重赛事入门技巧!

以前觉着举起来就行,现在我懂了:站不稳、关节打弯、动作不到位,就算你力气顶破天也算失败!这规矩真严。

第三步:试!没杠铃?矿泉水瓶走起!

光看不过瘾,咱得实践!家里没杠铃?这不是事儿!抓过来两瓶1.5升没开封的矿泉水瓶,就当迷你杠铃片了(这重量都把我手勒出印儿)。

  • 抓举模仿:弯腰、抓住“杠铃杆”(就俩瓶子中间那个把手),然后咬着牙猛地发力往头上顶!想做到一气呵成?扯淡!瓶子在空中晃晃悠悠,瓶子差点飞出去砸电视机,好不容易举过头顶,手臂抖得跟风中落叶似的。想撑住纹丝不动?压根儿不可能!几秒钟我就坚持不住了,赶紧放下来,这玩意儿比想象中难一百倍!
  • 挺举模仿 - 翻站:嘿腰发力把“杠铃”拉到胸前,同时身体得往下“钻”?豁完蛋!身体“钻”和胳膊“拉”这劲儿根本配合不到一块儿,“杠铃”重重撞胸口上(幸好是塑料瓶),差点栽歪过去,疼得我倒抽凉气。
  • 里约奥运会举重规则怎么定?看懂举重赛事入门技巧!

  • 挺举模仿 - 上挺:借着胸口那点劲儿想往上推?推个鬼!身体往下蹲那一下协调得乱七八糟,瓶子轨迹歪歪扭扭,整个身子也跟着栽栽歪歪。

第四步:总算弄明白!原来门道这么多

折腾完我整个人瘫在沙发上,脑子里就一个想法:奥运会那些举重运动员真不是人!那绝对是人形起重机

以前真以为就是比比力气,现在我懂了:

    里约奥运会举重规则怎么定?看懂举重赛事入门技巧!

  • 规则卡得死死的:动作标准、关节打直、不能晃动、站稳了听令放杠...一条一条框得死死的,没商量。
  • 两种举法差别大了:抓举靠的是全身爆炸那一瞬间的劲儿,挺举是先提溜再爆发,考的是整体力气分配。
  • 灯灯灯是命门:白灯绿灯是通行证,红灯一响心凉凉。看比赛盯灯准没错!

这一圈瞎捣鼓下来,我大腿抽筋了,手勒红了,胸口还被水瓶子狠狠撞了一下。但是!下次再看里约奥运举重回放,哥们儿绝对能看懂裁判亮灯是为啥了!终于不用再傻呵呵跟着瞎起哄“哎呦举起来了真牛!”然后看别人弹幕刷“手臂弯了是失败!”,鬼知道我以前错过了多少裁判的明察秋毫!这实践,值了!现在回看当时我模仿的视频,自己拍大腿笑死,那动作也太滑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