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法网又爆冷门,突然想起自己前阵子干的一件挺无聊又莫名上瘾的事儿。本来嘛这种顶级赛事冠军不都是那几个老面孔来回转?结果那天刷手机,不知道咋的手一滑,点进个“冷门冠军”的帖子,得,好奇心彻底被勾起来了,干脆自己动手扒拉扒拉那些“意想不到”的冠军故事呗。
我的“深挖”行动开始了
第一步特别简单粗暴,就是翻!打开几个常用的体育网站,关键词直接怼“法网冷门冠军”、“黑马”、“大满贯爆冷”,搜出来一堆标题党新闻。看标题都挺唬人的,什么“惊天大逆转”、“无名小子一黑到底”……但点进去仔细瞅,发现水分不少,很多就是某一场比赛爆冷赢了名将,离真正夺冠还差得远。
有点烦,感觉自己被标题骗了。后来琢磨了一下,得换个思路。别搜“冷门”了,干脆直接去查历年的法网冠军名单。咱就对着这名单,一个个名字去认。有名震天下的那些大神自然忽略,专挑那些眼生的、甚至好像从来没听说过的名字下手!
这一招真管用了。比如我看到了1989年女单那个张德培,都知道他是亚裔第一个大满贯,很厉害对?但仔细查他那年赛程,简直惊掉下巴!连着三轮遇上赛会前冠军:伦德尔、埃德伯格、切斯诺科夫?这什么地狱签表!更离谱的是,他当时才17岁?世界排名?我都怀疑我看错了,不是前几,排第几十开外!这还没完,决赛对手是当时如日中天的埃德贝里?怎么看都是一点戏都没有!结果?硬是让他打穿重重包围,捧杯了!这才是我想要的“意想不到”!
越挖越有意思的“冷门”账
扒上瘾了,再找!时间往前拨,瞄到1987年的伊万尼塞维奇。这哥们后来以“发球机器”成名,拿温网冠军那是后话了。但第一次进大满贯决赛就在法网,你敢信?更扯的是,决赛场上,他打的简直是野路子,疯狂失误,状态烂得不行。结果!对面伦德尔,那可是一代天王,法网常客,当时世界第一!也不知道是紧张了还是咋的,伦德尔表现得比他还失常!硬生生把冠军拱手相让了。合着不是冠军打得多是天王自己砸了锅?
男的挖得差不多了,换女的看看。比如1976年的巴克尔。这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说就两个字:陌生。结果一查,好家伙,进决赛前她可是一次职业赛冠军都没拿过!简直就是个路人甲。法网决赛,她遇上了卫冕冠军艾弗特。艾弗特是谁?红土女王!当时红土连胜快两百场的神话缔造者!结果愣是被巴克尔斩落马下。你说这剧情,编剧敢这么写吗?现实比赛比电视剧还敢演!
- 1989年张德培: 17岁、低排名,连克三位前冠军+世界第一夺冠。
- 1987年伊万尼塞维奇: 首进决赛+状态稀烂,靠对手伦德尔大失常捡漏。
- 1976年巴克尔: “零冠”选手决赛掀翻统治级红土女王艾弗特。
这一通深挖下来,最大的感触就仨字:真玄学!你以为稳赢的局,指不定对手爆种,或者你自己心态崩了;你以为默默无闻的小透明,可能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就是能爆发出超人般的韧劲和运气,一路捅破天。顶级选手实力确实碾压,但大满贯赛场从来不缺意外。这大概就是竞技体育的魔力,没啥绝对,随时可能让你惊掉下巴。
这事儿还能影响生活?
你说扒拉这些陈年旧账有啥用?跟饭碗八竿子打不着,纯属闲的。但这事还真闹了个笑话。前几天蹲厕所刷手机,正好又看到个什么比赛冷门的预测分析,看着看着,完全忘了时间。突然门外响起老婆的“狮子吼”:“买棵白菜你是掉地里了还是怎么着?去了俩小时没影儿?!”吓得我一哆嗦,手机差点怼坑里。得,现在她知道我一蹲坑就刷体育冷门八卦,监督得可严了!
最搞笑的是,那天不是看了张德培吗?顺带看了几眼他代言过的那个牌子。老婆逛街,我脑子一抽,指着跟她说:“这个还挺好那谁……”话没说完,她一个白眼翻上天:“显你懂球是?闭嘴!挑大葱去!”我的“意想不到”冠军研究成果,在买大葱面前一文不值。
至于那个法网岗位?听说那年之后,法国网协那个负责球员签到的小哥被调去管仓库了,现在天天研究怎么让网球少受点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