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突然琢磨着去维拉公园转一圈,就想亲眼看看这球场到底有啥名堂。网上查攻略都是走马观花的玩意儿,自己跑一趟最实在。
说走就走,直接杀向伯明翰
早上揣个三明治就冲去火车站,买张票直奔伯明翰。维拉公园不在市中心,出站还得倒趟公交。车上瞅着窗外的街景越来越“本地”,心里估摸着快到了,果然看到Holte End那标志性的大看台冒头了,跟个小山包似的杵在那儿,气场是足!
围着球场开溜达
没着急进场馆,先绕着外围走一圈。嚯!这砖墙真够老的,一看就有年头了,摸上去都剌手。几个主要入口大门都锁着,只能隔着栅栏往里瞅。场地正门那块儿立着几个老队长的铜像,底座刻着年份,都是狠角色。转悠到球员入口那块,停着几辆大巴车模样的车,估计是球员通道附近?保安瞅了我两眼,我也没敢多拍。
- 北看台那边还在修!工地围挡拦着半边路,嗡嗡的电钻声吵得脑壳疼。
- 球场商店大门开着,一股新球衣印号那味儿,塑料混着油墨,冲鼻子。
- 好多小酒馆贴着球员照片,门窗框绿油油的,一看就是铁粉扎堆的地儿。
花二十镑进了球场博物馆
憋不住了,花了二十镑钻进了球场附带的博物馆。这下真开眼了!
老式更衣室完全复刻出来,窄条木凳子硌屁股,木柜子上全是划痕。想象一下古早球员在这换鞋,估计一地泥!一整面墙挂满了黑白老照片,全是糊得看不清脸的进球瞬间。奖杯柜里的大耳朵杯是仿的(老实说了),但老英甲冠军奖牌是真的,放在绒布上,灯光一打,金灿灿的晃眼。
最绝的是博物馆开了扇门直通看台!一脚踏进去的瞬间,哇!感觉整个空间猛地陷下去,座椅坡度贼陡,草皮绿得晃眼。空场子的音效特别怪,喊一嗓子回声能从这头撞到那头。解说台是悬空的小格子间,看着就腿软。摸了一把座椅,塑料的,硬邦邦,坐九十分钟肯定硌得慌。
溜达到Holte End正下方,抬头一看真是头皮发麻。这角度从底向上看,座位一层层叠上去,高得有点儿邪乎。解说提到比赛日塞满人时像堵会吼的绿墙,这下是真信了。草皮走近了看反而有点秃,混着几种草颜色深浅不一,边上两排浇水喷头杵着。
跟本地老头唠嗑
出球场在门口小店买水,收银台后面坐着个穿旧球衣的本地老头。递钱时随口问了句:“您觉着维拉公园厉害在哪儿?” 老头咧嘴一乐:“厉害?你比赛日傍晚来试试!Holte End吼起来,整个球场嗡嗡抖,死人都能震醒!咱家输球也能吼上八十分钟。至于草皮?”他摆摆手,“菜地都能踢,关键在里边装了多少嗓子,懂不?”
得,这趟算明白了。新球场是漂亮、舒坦、高科技,可维拉公园这种老古董,卖的就是那股子灌在砖头缝里的邪性劲儿。比赛日塞满人的时候,你才知道这破地方凭什么叫“魔鬼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