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奇的开始
早上刷视频时,刷到一个外国人在用手语聊天,我一看这手势跟中国的不太一样。我就琢磨了:全世界手语是一样的吗?大家都用手势,应该差不多。这念头一冒出来,我就坐不住了。
我的调查过程
我先掏出手机,打开搜索框,输入“各国手语对比”。翻到一堆资料,一看全是英文的,看不懂。我急了,干脆换了个方法,直接上网看视频。我点开美国手语的片段,再点开中国的、日本的、法国的,一集一集挨个看。
看得我眼睛都花了,发现每国家的手势真不一样。比如:
- 表示“谢谢”:中国人这样比划,美国人就整个另一套。
- 比“爱”:法国人浪漫点,动作轻柔;日本的可规矩多了。
- 简单如“你好”:英国人用拇指比划,德国人却举拳头。
我一边看,一边记笔记。笔记本写满了好几页。
亲自去问人了
光看屏幕不够,我又跑去社区中心找聋人朋友聊。碰到一个会手语的姐姐,我说,“姐,帮我看看这日本手势啥意思。” 她一看就笑喷了,“这不是日本独有的吗?我们在中国才不用这个。” 我还问了几个外国留学生,他们都摇头,“我们国家手语是当地土生土长的。”
后来我借了本厚书,《世界手语大全》。书翻开来,全是图。我一页页比较,中国部分和美国部分摆一块儿,看得更清楚了:
- 中国手势多数从拼音变来,手势简单直接。
- 美国手语更自由,手势夸张,带点个性。
- 拉丁美洲国家的,手势热情奔放,动作大开大合。
对比完,我脑门一亮:原来是文化不同决定的。
我的小实验
光研究不够,我决定试试自己能不能学。我打开视频教程,照着练习。先从基本词开始,“水”和“食物”。学了中国的,再去学西班牙的版本。手都舞酸了,结果发现:中国人手势一个样,西班牙人动作全变了。我试着手势切换,一糊涂就全混了。
我还拍下自己模仿的视频,发给朋友看。他回信骂我,“你搞什么,这手势美国人都看不懂!”我一听心凉了半截。
我的结论
折腾了一整天,我终于明白了:全世界手语根本不一样,差得大了。每个国家的手势都像方言一样,本地人才能懂。表面上都是手势,但根源在文化习惯里。我这回实践,不仅破了我的迷思,还学会了几招简单词。以后出门旅游,我可不敢乱比划了,别惹出笑话。
我窝在沙发里歇了口气。这事儿搞通了,挺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