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翻硬盘里的老电影,正好看到《杀手之王》这部片子。突然想起来好多人都说当年拍戏时特别有意思,我就琢磨着能不能挖出点新鲜料来。说干就干,我抓起电话就打给一个香港的老影迷朋友,这家伙家里收藏了一堆九十年代的电影杂志。
翻资料翻得眼都花了
朋友二话不说扛来两大箱发黄的《电影双周刊》,我俩蹲在客厅地板上就开始扒拉。灰尘呛得直打喷嚏,但真翻到宝了!1998年某期里夹着半页泛黄的剧组采访,字都晕开了还坚持拿放大镜看。里头提到个细节我从来不知道:李连杰有场戏要徒手劈碎玻璃柜,道具组做了二十多个糖化玻璃柜备用。结果开拍时李连杰手劲儿没收住,一掌下去玻璃渣子真把手划了条口子,血直接滴到道具钞票上——导演一看效果特别真实,愣是没喊停让镜头接着走!
铜锣湾现场差点引发暴动
更绝的是我在论坛里潜水挖到个自称"场务小弟"的爆料。他说拍结尾枪战戏时封了半条骆克道,结果围观群众里三层外三层。有场戏NG了十几次,李连杰每次从二楼跳下来,底下就爆出震天响的欢呼声。有次他吊着钢丝刚落地,突然冲出个大婶举着本子要签名,保安拽都拽不住。导演气得拿喇叭吼"再捣乱收工",结果人群齐声喊"收工好呀我们要合影!"差点把剧组给掀了。
- 临时道具成催泪弹:任达华葬礼戏用的棺材是拿水果箱喷漆改的,拍着拍着底下轮子掉了,遗体差点溜坡
- 盒饭吃出江湖情:李连杰自掏腰包加鸡腿,群众演员蹲马路牙子啃饭时,他跟着坐花坛边上扒盒饭
- 台风抢戏:暴雨戏是碰巧刮台风真拍的,梁咏琪的旗袍被淋透,临时用吹风机对着大腿吹干
巷战戏藏着血泪史
上周我专门跑香港重走拍摄地,在轩尼诗道后巷撞见个看报的老伯。他听说我找《杀手之王》的景,拐杖往地上一跺:"我店里的木桌挨过李连杰三脚!"原来厨房打戏砸烂的桌椅是他借给剧组的真家伙,道具组赔钱时老伯死活不要,就要了张签名的断桌腿。我摸着那桌子腿上的裂痕,感觉仿佛看见杰叔腾空飞踢时青筋暴起的脖子。
最让我感慨的是查资料时发现的冷知识。那会儿李连杰刚成立自己公司,在美国拍戏压力大到掉头发,回港拍这部纯属调节心情。谁知道吊威亚吊到腰椎旧伤复发,收工后得让人搀着才能上车。但次日照样清早六点准时到片场,还跟武指比划着说"打戏不够狠再来两条"。难怪老港片糙是糙,可那股拼劲儿现在真少见着了。
折腾半个月,资料堆满半张书桌。现在每次再看天台对决那段,眼前全是暴晒的胶片味、场务狂奔时甩飞的拖鞋、还有李连杰抹把汗继续腾空的身影。老港片的魔力,可能就藏在这些玩命折腾的烟火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