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真给我开眼了,同事老王突然塞了张票,说是他闺女追的美国摔跤比赛,临时有事去不了。我寻思着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去凑个热闹。
进场的阵仗就把我震住了
体育馆外头乌泱泱全是人,穿着奇装异服的、脸上涂油彩的、扛着两米高荧光牌子的,还没进场耳朵就嗡嗡响。安检队伍排得跟贪吃蛇似的,我猫着腰在人堆里钻了半天,挤出一身汗才摸到入口。检票小哥扫完二维码,手腕“咔”给我套了个发光的塑料圈,跟牲口市场似的。
刚踏进场馆,声浪“轰”地砸过来,差点把我掀个跟头。追光灯在观众席上乱扫,大屏幕闪得人眼花,空气里爆米花味混着汗味,闷得慌。我摸黑找到座位,塑料椅子窄得硌屁股,前面大哥激动得一挥胳膊,半杯啤酒全泼我鞋上了。
灯光一暗,好戏开场
全场突然漆黑,就听见“咚!咚!咚!”的鼓点震得胸口发麻。红光“唰”地打在入场口,烟雾机跟不要钱似的狂喷,一个浑身腱子肉、披着星条旗的壮汉踩着BGM走出来。观众席瞬间炸了,尖叫声混着口哨声,隔壁大妈站起来撕心裂肺地喊选手名字,嗓子哑得像破锣。
- 擂台四角装着大音响,选手每挨一拳,音响就“哐当”一声,听得我牙酸
- 铁架子擂台被砸得哐哐响,两个壮汉扭打时,锁链护栏跟着晃悠,我真怕它塌了
- 最绝的是观众互动,裁判刚背过身,反派选手立马从裤裆里掏出把小铁椅,“哐”地砸对方脑袋上,全场欢呼声比刚才还大
散场后的冲击波
三个钟头下来我耳朵都快聋了。跟着人潮往外挪的时候,看见一家子穿着同款荧光T恤,老爹扛着睡着的儿子边走边吼选手台词。停车场堵成浆糊,喇叭声和粉丝唱歌声混成一片。等我终于挤上地铁,发现鞋面上干掉的啤酒渍,在灯光下反着光。
回家翻手机才回过味:这根本不是单纯看比赛。从进场灯光刺激眼球,到音效震得心跳加速,再到观众集体吼叫发泄——整个设计就是台情绪过山车。散场时满地荧光手环和撕碎的应援牌,跟大战过后的战场似的。老王闺女追的不是选手,是这场集体狂欢的瘾!
今早到公司跟老王吐槽,他嘿嘿一笑:“你以为?我闺女床头贴满海报,零花钱全买腰带模型了。”这玩意儿毒性能从八岁覆盖到八十岁,不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