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12世界赛小组赛中,T1对阵EDG的比赛呈现了清晰的战术执行差异。以下从几个关键维度剖析胜负原因,确保内容基于比赛数据回放和战术逻辑。
BP阶段决策优势
T1在ban/pick阶段展现出针对性策略:
- 限制EDG核心选手如Scout的英雄池,优先ban掉乐芙兰等中路威胁角色。
- T1自身选择阿卡丽+丽桑卓中路组合,强化游走能力;而EDG的希维尔+瑟提下路组合对线能力不足,导致前期压制失败。
早期游戏节奏控制
游戏初期T1打野Oner主导了主动权:
- 一级入侵成功破坏EDG红区,延缓Jiejie的发育速度。
- Zeus上路纳尔压制Flandre,积累早期经济差;Keria辅助频繁支援中路,帮助Faker建立线权优势。
资源与视野把控
T1的中期执行展现了纪律性:
- 先锋和小龙控制率高达75%,通过速推下路塔打开缺口。
- EDG在视野争夺上落后,核心区域眼位不足,导致多次被抓单。
团战与后期终结
关键团战阶段T1的协同更佳:
- 比赛第22分钟大龙团,T1Faker阿卡丽切入秒杀EDG双C,建立团灭和经济碾压。
- EDG阵容缺乏后期爆发点,防御松懈被T1分推快速结束比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