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青"在影视行业中特指影视作品完成拍摄环节的核心阶段。以下为圈内人必备的实操解析:
一、术语定义与行业现状
杀青原指古代制作竹简时烘烤刮青的工序。在现代影视制作中,杀青标志着剧组完成所有拍摄任务,正式进入后期制作阶段。该术语在演员日常沟通中属于高频使用词汇,尤其在剧组通告、媒体宣传和行业社交场景中不可或缺。
二、演员必须掌握的三层含义
- 通告节点:演员个人戏份拍摄完毕即称"角色杀青",需及时协调后续行程
- 剧组进程:全组一场戏拍摄完成,剧组将举行杀青仪式
- 行业暗语:通告单标注"杀青宴"代表杀青次日散组,演员需提前安排离组事宜
三、资深从业者执行手册
1. 杀青前必检清单
- 确认所有戏服已归还并签核
- 与场记核对拍摄条数是否达标
- 向剪辑组提交表演方案说明(特写/中景等镜头使用建议)
2. 杀青仪式潜规则
- 主演需提前15分钟到场配合媒体拍照
- 避免在杀青合影时遮挡导演组核心成员
- 制片人致辞环节需暂停私下交流
3. 后期衔接关键点
- 杀青后72小时内提交配音申请(需导演签字确认)
- 未杀青演员不得提前发布剧组合照
- 宣传期配合度将影响杀青结算尾款支付进度
四、认知误区澄清
部分新人误认为杀青即全剧终,实际成片交付仍需3-12个月后期制作周期。演员需注意合同标注的"杀青"与"项目完结"是两个不同责任节点,劳务报酬结算依据前者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