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鱼的鱼皮越白是怎么回事?可能是这个原因

tmyb

这事儿得从上周说起。本来想给老婆做个红烧带鱼,跑去菜市场挑了条新鲜的。拎回家一看,嚯,鱼皮白花花一片!以前也见过带鱼银亮亮的,可这回白得跟刷了层粉似的,摸着还有点发黏。心里直犯嘀咕:这玩意儿能吃吗?越想越不对劲,总觉得得搞清楚。

动手折腾

第二天一大早,我又奔菜市场去了。这回不急着买,光盯着带鱼看。你猜怎么着?好几条鱼皮发白的,都堆在不太新鲜的鱼堆里,有些鱼眼睛都浑浊了。我特意挑了条鱼皮发白但眼睛还算透亮的,又买了条鱼皮银亮、身子硬邦邦的,打算比比看。

回家先把两条鱼洗干净放案板上。手指头一按发白的那条鱼皮,好家伙!粘液特别厚实,摸起来滑腻腻的,像裹了层浆糊。再看那条银亮的,手指划过去光溜溜的,一点不沾手。

开火下锅! 热油,先煎银亮那条。滋一声响,鱼皮迅速收紧,变成漂亮的金黄色,香味扑鼻。煎好出锅,鱼皮完整得很。接着轮到那条白皮的。怪了,油锅里它软塌塌的,翻个身小心翼翼,还是破了好几个地方,鱼皮就跟脱了层皮似的,黏在锅底一大片。

找人问个明白

心里不踏实,干脆拎着煎剩下的半条白皮带鱼,跑到楼下开了几十年水产的老张铺子。老张瞄一眼,鼻子凑近闻了闻,撇撇嘴:“老弟,你这鱼是不是放得久了点?鲜带鱼哪会白成这样子!” 我赶紧把菜市场的见闻和煎鱼时鱼皮掉的事儿一说。老张一拍大腿:

  • 粘液是门道:“带鱼身上那层银膜,就是一层薄薄的油脂加粘液,鲜鱼这层东西亮得很!”
  • 放久了才变白:“鱼要是死得久了,冰里冻久了,这层粘液就会变厚变稠,慢慢就结成那种白呼呼的东西蒙在鱼皮上。”
  • 白膜就是信号:“看见这种厚厚白膜的,多半这带鱼‘上了年纪’,离开水有些日子了,新鲜劲儿早过了。”

我这才恍然大悟!敢情鱼皮发白不是啥特殊品种,纯粹是因为鱼不够新鲜。那层看着不舒服的白膜,是粘液变质堆积的结果。下锅一煎就掉皮,粘锅底,也是因为这层东西作怪。

现在去市场买带鱼,我记住了:先瞅眼睛,亮晶晶的才再摸鱼皮,光滑、银亮、不黏手是关键;要是看到“白乎乎”的鱼皮,直接绕道走——那八成是个“陈年老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