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儿聊聊我之前搞的一个大项目——上海男篮的纪录片《赛季》。这可是2009到2010年那一阵儿,姚明刚接手上海男篮那会儿的事儿。那时候我才19岁,愣头青一个,但就是有一股子冲劲儿,想把这事儿给干好。
那时候网上关于这个纪录片的信息乱七八糟的,一点儿有用的都没有,看的人头都大。我就琢磨着,自己来拍一部,把上海男篮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都给挖出来。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但我这人就喜欢挑战,越是难的事儿我越来劲儿。
我一个人扛着摄像机就去,那时候啥也不懂,就是凭着一腔热血。刚开始拍的那几集,我自己都觉得不咋地,有点儿拿不出手。但我这人有个优点,就是不服输,拍不好我就继续拍,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十遍,我就不信我拍不出来!
- 找资料:我先是把能找到的关于上海男篮的资料都给翻个遍,报纸、杂志、网上的视频,啥都没落下。
- 做采访:光看资料还不够,我还得去采访人。教练、队员、工作人员,甚至还有一些老球迷,我都找他们聊,就是想听听他们眼里的上海男篮是什么样的。
- 拍比赛:比赛的镜头也不能少,每一场比赛我都扛着摄像机去拍,那些激烈的对抗、球员的汗水,我都给记录下来。
- 做后期:拍完还得剪辑,配乐,加字幕,这些后期制作的事儿也都是我自己一点一点儿摸索着干的。
这么一通折腾下来,你猜怎么着?后几集的效果还真不错!我自己都挺感动的,觉得这几个月的辛苦都没白费。特别是第十集《紫色女孩》,讲的是一个叫汉娜的冰岛姑娘的故事,一个月前刚失恋,那故事拍的,我自己都给看哭。
这部纪录片拍完之后,在圈子里反响还挺大的,不少人都说拍得说这才是真正的篮球纪录片,够硬气,够热血!听到这些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的努力都得到认可。这部纪录片一共有12集,每一集都是我的心血!
后来有人问我,你一个19岁的小伙子,怎么能拍出这么牛的纪录片?哪有什么秘诀,就是一股子热爱和坚持罢。我喜欢篮球,喜欢上海男篮,我就想把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看到。然后,我就去做,一步一个脚印,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是结果让我很满意。
再然后我跟我父亲合作,把纪录片从12集拍到15集。一直到2012年,我才歇下来去搞我的环球旅行去,哈哈哈!
年轻人,有梦想就去追,别怕失败,别怕困难,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做出点儿什么来!这就是我拍《赛季》这部纪录片的故事,希望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和鼓励。
这事儿过去好些年,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觉得热血沸腾。那种为一个目标全力以赴的感觉,真的是太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