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们说,最近我可算是折腾一把华为的那个鸿蒙系统,今天就来跟大伙儿好好聊聊我这几天的体验,也算是给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鸿蒙系统的安装与体验
话说我是从华为发布鸿蒙1.0的时候就开始关注,那时候还是2019年8月份。我记得那时候还只是个概念性的东西,我就想,这玩意儿到底啥时候能用上?结果到2021年6月,鸿蒙2.0出来,我就开始有点心动。就喜欢捣鼓这些新玩意儿,看到新系统发布,心里就痒痒,总想试试看。
我,先是去解一下,看看这鸿蒙系统到底是个网上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是安卓套壳,有的说不是,说什么基于AOSP开发的,还有说鸿蒙是华为自研的,反正各种说法满天飞,我也搞不清楚。有一点我是确信的,这鸿蒙系统现在支持的设备是越来越多,光手机就3亿多台,还有2亿多台生态设备,那阵仗,感觉跟安卓、iOS都快能平起平坐。
然后我就开始动手。我手里正好有一台支持升级鸿蒙的华为手机,于是我就跟着网上的教程一步步来。刷机的过程还算顺利,没遇到啥大问题。刷完之后,手机重启,鸿蒙系统的界面就出现在眼前。
刚开始用的时候,还真有点不习惯。这界面和操作逻辑,虽然说跟安卓有点像,但还是有些区别的。我花一点时间去适应,慢慢地也就摸索清楚。怎么说,这系统用起来还是挺流畅的,没啥卡顿的感觉。它那个智能化的程度也挺高的,用起来挺方便的。
我试着装几个常用的应用,都能正常运行,没啥兼容性问题。我还特意试试能不能运行安卓的应用,结果发现还真可以。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手机版的鸿蒙内部是集成AOSP的,所以才能运行安卓的app。这对我来说,倒是省心不少,毕竟大部分应用我还都是习惯用安卓版本的。
鸿蒙系统的争议与思考
这鸿蒙系统虽然用起来还不错,但网上关于它的争议可真不少。尤其是“安卓套壳”这个说法,从鸿蒙发布到就一直没停过。我也看到华为官方的一些解释,说是鸿蒙不是安卓套壳,是自主开发的操作系统。他们还说AOSP里的代码是大家一起贡献的,谷歌也只是贡献者之一。
这些东西我也不是完全懂,毕竟我也不是专业搞这个的。但是从我的使用体验来看,鸿蒙系统确实有它自己的特点,不仅仅是简单的“安卓套壳”。它的那个分布式软总线,还有以Ability为核心的应用开发框架,这些都是安卓没有的。我觉得这些才是鸿蒙系统真正的核心所在。
现在鸿蒙都已经发展到4.0版本,听说纯血鸿蒙HarmonyOS NEXT也快要发布,预计今年四季度就能商用。这速度,真是够快的。不过不管它怎么发展,我还是希望鸿蒙系统能够越来越毕竟多一个选择总是好的嘛
这回折腾鸿蒙系统的体验还是挺不错的。虽然中间也有一些小波折,但是最终还是成功体验到这个新系统。我觉得,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系统好不好用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它到底是不是“安卓套壳”,也没那么重要。只要它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体验,那就足够。
- 流畅度:用起来很流畅,没有卡顿感。
 - 智能化: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方便。
 - 应用兼容性:常用的应用都能正常运行,也能运行安卓应用。
 - 操作逻辑:需要一点时间适应,但总体来说不难上手。
 
以上就是我这回鸿蒙系统实践的全部过程和体验。希望能给对鸿蒙系统感兴趣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每个人的使用习惯和感受都不一样,具体还是要自己亲自体验才知道。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咱们下次再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