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手机的时候,看到一个挺有意思的说法:“铁匠短,木匠长”。作为一个喜欢动手的人,我立马来兴趣,这到底是啥意思?于是我就去查查,还真让我搞明白,这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铁匠短,木匠长”是啥意思?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说工具的长短,结果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是说木匠和铁匠在干活的时候,对于材料的处理方式不一样。
先说木匠。你想,木匠干活,不管是做家具还是盖房子,木头锯短可就接不回去,对?所以木匠师傅在量尺寸、选木料的时候,宁可留长一点,也绝对不能短。长还能锯掉、刨平,短那就彻底废,只能重新选料,多浪费!
我就想起小时候,我爸自己动手做过一个小板凳。他那时候可小心,拿着尺子量又量,生怕锯短。锯的时候也是一点一点来,时不时停下来比划一下,就怕弄错。做出来的板凳虽然有点粗糙,但是特别结实,用好多年!
再说说铁匠。铁匠打铁,那是把铁块烧红,一锤子一锤子砸出来的。要是铁料短,大不再加一块继续打,对?反正都能熔在一起。但要是铁料长?那还得费劲巴拉地截短,多麻烦!所以铁匠师傅在选料的时候,就喜欢稍微短一点的,这样打起来更方便。
我记得以前村里有个铁匠铺,我小时候经常去看热闹。铁匠师傅把烧红的铁块放在铁砧上,抡起大锤子“咣咣咣”地砸,火星四溅,看着可带劲!有时候打着打着,铁块变长,师傅就拿钳子夹住,用锤子敲敲打打,很快就弄成想要的形状。
我的实践总结
所以说,“铁匠短,木匠长”是老一辈传下来的经验,说的是木匠选料要留有余地,铁匠选料可以稍微短一点。这可不是说谁好谁坏,而是不同行业、不同材料的特点决定的。
这回的小研究让我觉得挺有收获的。以后我要是再自己动手做点一定要记住“木匠长”这个道理,材料宁可多一点,也别少,省得返工浪费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