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看球,特别是德国队现在是纳格尔斯曼在带,就挺好奇他那套东西。网上吹得神乎其神,什么战术大师,年轻有为啥的。光听没意思,我这人就喜欢自个儿动手试试,看看是不是真有那么玄乎。
正好前段时间闲着没事,就琢磨着,能不能在我常玩的那个足球游戏里,照着他的思路来搞一套战术玩玩。说干就干,我打开电脑,找出那个游戏。
我的实践过程
第一步:找资料呗。 总不能凭空瞎想。我就上网扒拉了半天,看了些分析他战术的文章、视频,大概了解了他常用的几个阵型,像是三中卫体系,还有他对边路的运用,高位压迫这些特点。都是些皮毛,但总比瞎搞强。
第二步:选队和搭框架。 我没选啥豪门,就找了个实力中不溜的球队,这样搞砸了也不会太心疼,搞好了更有成就感不是?然后就点开那个战术板,开始捣鼓。我记得他常用三后卫,我就先把阵型改成个类似的,比如3-4-2-1这种。中场怎么站,前场怎么搭配,都得琢磨一下,尽量往他那个思路上靠。
第三步:抠细节,设指令。 这步最费劲。光摆好阵型架子不行,还得设置具体的战术指令。比如那个高位压迫,我就把防线前提,逼抢拉满;强调快速通过中场,打身后球;边路的球员也给了更多自由度,让他们多插上。游戏里的选项毕竟有限,很多时候得靠蒙,靠感觉去模拟。就这么调来调去,搞了得有一两个钟头,才算弄出个大概的样子。
- 防线位置:往前顶!
- 逼抢强度:拉高!
- 传球风格:尽量往前传,快点!
- 边路球员:多跑动,多插上!
第四步:开搞,实战检验。 保存好战术,就开始打比赛了。一开始心里还挺没底的,不知道这套东西在游戏里跑起来会是啥样。第一场比赛,磕磕绊绊赢了,但场面看着有点乱。后防线前提确实容易被打反击,丢了好几个球。但是,前场压迫也确实抢下来不少球,进攻机会也多了。有好有坏。
第五步:观察、调整、再观察。 我就这么一场一场地踢,一边踢一边看。哪些地方不对劲,就暂停下来微调一下。比如发现中场拦截不够硬,就调整一下球员职责;发现直传太多容易丢球权,就稍微加了点控球的要求。这个过程挺有意思的,就像自己真成了教练一样,不断试错,不断改进。
的效果和感受
搞了差不多一个赛季,成绩嘛不好不坏,比我原来瞎玩稍微强点有限。但是整个过程挺有意思的。最大的感受就是,纳格尔斯曼那套东西,确实对球员的要求挺高的,得能跑,得聪明,执行力要强。在游戏里,虽然简化了不少,但也能感觉到那种快速、立体、充满压迫感的风格。
通过这回自己动手“实践”,我对他的战术理解比以前光看球、光听别人说要深多了。虽然只是在游戏里瞎捣鼓,但也算体验了一把“战术大师”的瘾。挺好玩的,下次有空再试试别的教练的套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