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琢磨这个“马克莱莱位置”,一开始真有点搞不明白,听人老说,但自己队里总感觉捏合不到一块儿去。
我玩那足球游戏,不管是啥版本,中场老是大漏勺,人家一打反击,我后卫线前面就空荡荡的,跟不设防一样,输的那叫一个惨。明明中场堆了人,怎么就不行?
我就开始瞎捣鼓,把后腰位置上的人换来换去,试了几个看着防守数据还行的,比如抢断高、身体壮的,但效果都不咋地。要么就是瞎跑,进攻时候冲上去了回不来;要么就是站着看,对方传球从他身边过,他也没啥反应。那段时间输得我,真有点不想玩了。
后来我仔细琢磨,看了不少高手的录像,又去球员市场翻了半天,才有点开窍。发现问题不在于这个球员能不能进球,或者传出多漂亮的长传,关键是他能不能老老实实待在那个防守位置上,像个扫荡机器一样。
我就专门去找那种球员,特点是防守意识好、抢断凶猛、体力还贼好能跑全场那种。最好是球员风格里带点什么“破坏者”、“盯人”之类的。进攻能力?一般就行,别太差能把球安全传出去就成。
找到这种人之后,我在战术板上就给他下死命令。进攻时候让他“留后参与进攻”,或者直接设成“防守型中场”,把他的活动区域就限定在中后场那一片。不让他随便往前瞎跑。
我后来的具体搞法:
-
选人阶段:死盯着防守数据看,尤其是抢断、拦截意识和体力。球员风格也很重要,找那种天生就是干脏活累活的。
-
战术设置:
给他上个“枷锁”,明确指令让他待在后面,保护后卫线身前那块地。阵型上可能也会稍微调整,保证他周围有队友能接应他断下来的球。
-
比赛中的操作(虽然主要是AI控制,但意识要到):尽量不手动控制他往前冲,除非是特别好的断球反击机会。更多时候是让他自己去跑位、拦截、上抢。就得信任他的防守AI。
这么一搞,效果立竿见影!中场腰一下子就硬朗起来了,对方想舒舒服服打到我后卫线面前,难了。经常是球刚过中场,就被这哥们给拦下来了。就算拦不下来,他也能干扰一下,延缓对方进攻,给我们后防争取时间。
真别说,这“马克莱莱位置”还真不是白叫的,就是一个纯粹的防守屏障,干着最不起眼但又极其关键的活儿。少了这么个人,整个防守体系感觉都松垮垮的。
现在我这队里,这个位置的人选是雷打不动的,就算有时候为了化学反应或者状态换换人,也必须是同类型的。他可能一场比赛下来没啥亮眼数据,没进球没助攻,但你看那抢断、拦截次数,还有那跑动覆盖,就知道他的价值了。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