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唠唠我手上这台老伙计——联想Y450。这机器,年头可真不短了,当年上学那会儿,周围不少同学都用的这款,也算是火过一阵子。
当年到手那会儿
我记得大概是零九还是一零年那阵子,咬咬牙花了差不多五千大洋抱回来的。那时候觉得这配置挺牛的,具体啥型号的处理器记不太清了,好像是酷睿2双核的,内存好像是2G还是4G来着,硬盘是320G的,跑个Windows Vista或者刚出的Windows 7,感觉嗖嗖的。
那时候用它干嘛?上课做做PPT,下课回宿舍打打游戏,看看电影,感觉完全够用。显卡好像是个英伟达的啥型号,反正当时玩个主流游戏,效果调低点也能跑得动。屏幕是那种宽屏的,看电影挺爽。
后来怎么琢磨它的配置了
时间一晃好多年过去了,新电脑都换了几茬了。但这老Y450一直没舍得扔,就放角落里吃灰。前段时间收拾屋子又把它翻出来了,寻思着还能不能发挥点余热,或者干脆看看它到底是个啥配置,还能不能抢救一下。毕竟当年也是花了大价钱的,直接当废品卖了有点可惜。
我就通上电,开了机。嚯,那开机速度,真是慢得可以,风扇声音也呼呼的,跟拖拉机似的。进系统都得等半天。点开个“我的电脑”属性看了看,又下了个鲁大师之类的软件跑了一下,算是把它的家底摸清楚了。
摸底和动手
具体配置大致是这样的:
- 处理器(CPU):果然是英特尔酷睿2双核的,具体型号忘了,反正挺老的。
- 内存(RAM):我这台是4GB的,DDR3的规格。
- 硬盘:还是那个320GB的机械硬盘,西数的牌子。
- 显卡(GPU):英伟达的GeForce GT 240M,带512MB显存。
- 屏幕:14英寸,分辨率是1366x768。
一看这配置,尤其是那块机械硬盘,明显就是现在系统运行的最大瓶颈。这CPU嘛想换也麻烦,而且提升估计也不大,毕竟主板芯片组也老了。显卡是焊死在主板上的,更没法动。
最直接有效的升级方案,就是换个固态硬盘(SSD),再加条内存。内存还DDR3的现在也不贵。固态硬盘现在价格也下来了,买个二手的或者小容量新的,装个系统,肯定比原来快得多。
我就动手开干了。先是断电,拆下电池。找到后盖上对应硬盘和内存的盖板,拧下螺丝,还挺好拆的。把原来的320G机械硬盘小心翼翼地拔下来,然后把新买的固态硬盘(我买了个240G的)装上去。内存插槽旁边还有一个空的,我就又淘了条二手的4G DDR3内存条给它插上了,凑够了8G。
装好硬件,盖上盖板,拧好螺丝。然后就是重装系统了。找了个U盘,做了个Win10的启动盘(Win7也行,但我习惯Win10了)。插上U盘,开机进BIOS设置U盘启动,然后按部就班地分区、格式化、安装系统。
搞定之后
装完系统,再装上驱动,开机速度果然快了不止一点半点!简直是脱胎换骨的感觉。虽然CPU和显卡还是老样子,大型游戏肯定跑不动了,但是日常上个网、看个视频、处理个文档啥的,流畅度提升非常明显。8G内存也让同时开几个程序不那么卡了。
现在这台老Y450,我就把它放在客厅接个显示器,平时给家里老人看看新闻、玩玩小游戏,或者我自己偶尔用来查查资料、写点东西,感觉还能再战几年。也算没白折腾。
有时候老物件不一定非要扔,稍微动动手,了解下它的“内涵”,做点小升级,说不定就能焕发第二春。这过程本身也挺有意思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