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会儿东京奥运会快开始了,推迟了一年,大家心里都嘀咕,这疫情闹的,肯定跟以前不一样。我就挺好奇的,寻思着抽空得琢磨琢磨,看看这届奥运会有啥新花样,特别是比赛规矩这块儿。
就喜欢搞清楚来龙去脉,不然看比赛都看得云里雾里。所以我就开始动手了,也没啥特别专业的渠道,就是自己上网扒拉信息,看看新闻报道,翻翻体育论坛啥的,把零零散散的消息凑一块儿。
找资料和整理过程
第一步:锁定目标
我先不想搞得太复杂,就想着找几个咱们中国人比较关注,或者变化比较明显的项目。游泳、乒乓球、篮球、举重这些,感觉都是热门。我就先从这几个下手。
第二步:搜集信息
我就在网上搜呗,关键词就是“东京奥运会 赛制 变化”、“东京奥运会 新规则”之类的。出来一堆东西,有官方发布的只言片语,也有体育记者写的分析,还有些就是网友讨论。我就一条条看,把感觉靠谱的记下来。
- 看到有消息说,游泳那边好像确认了一些新的安排,不过具体细节我当时没太深究,就记下了“游泳有变动”这个点。
- 乒乓球这个我印象比较深,因为关注度高嘛看到好几处都说,这回团体赛,第一场上来就打双打!这跟以前不一样,以前好像不是固定先双打的。这个变动感觉对排兵布阵影响挺大,我就重点记下了。
- 篮球,说是四分之一决赛的对阵要抽签决定。以前好像是按照小组赛成绩蛇形排列对阵的?改成抽签,那偶然性就大多了,感觉更刺激了。这个也记下来。
- 举重有个规则让我觉得挺狠的,就是一个国家在一个举重级别里,只能派一个运动员参赛。乖乖,这意味着队内竞争得多激烈,名额太宝贵了。这个限制对咱们这种举重强国来说,影响不小。
- 还有一个比较特殊但很重要的,就是关于新冠的。说是运动员万一在比赛过程中感染了,之前取得的成绩不会被取消,会算作保底成绩。这个算是疫情下的特殊应对,挺人性化的,也挺无奈的。
第三步:整合和理解
把这些零碎信息汇总到一起后,我就自己捋了捋。发现确实不少项目都做了调整,有的是因为疫情(比如那个保底成绩),有的是项目本身规则的微调(比如乒乓球双打打头阵),有的是为了增加悬念或者别的考虑(比如篮球抽签,举重名额限制)。
我当时就觉得,这些变化对运动员和教练组的备战策略肯定有影响。比如乒乓球队,得重新考虑团体赛谁打第一场双打最合适。举重队,内部选拔估计得“卷”上天。篮球,可能小组赛打得再也得看抽签的手气。
实践感受
整个过程下来,就是自己主动去了解、去学习的一个经历。跟追剧前看点剧透和人物介绍差不多,为的是看比赛的时候能更明白场上发生的事情,更有参与感。虽然只是查了点资料,但感觉自己对这届特殊的奥运会理解更深了一层。
这就是我当时自己琢磨和查到的一些东西,记录下来分享一下。都是些我个人收集到的信息和理解,说得比较糙,大家看个乐呵,了解个大概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