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这个“iphone installer”,这玩意儿现在提起来,估计好多年轻朋友都没听说过了。想当年,那可是我们这些初代iPhone用户折腾手机的必备神器。我这实践记录,得从我那台老掉牙的iPhone 3G说起了。
为啥要用这玩意儿?
那时候,苹果的App Store远没有现在这么五花八门,很多我们想要的功能、软件,官方商店里根本找不到。或者说,有些功能被苹果限制了,我们就想突破这些限制。就得靠这个Installer。它有点像个非官方的应用商店,里面有不少开发者分享的好东西。
我是怎么一步步装上它的?
说起来那过程可真是费劲,不像现在点一下就完事儿。
第一步,准备工作。
我记得那会儿得把iPhone“越狱”。对,你没听错,就是“越狱”,英文名叫Jailbreak。不越狱,这Installer根本就装不上去。越狱本身就是个技术活,得找各种教程,下载特定的工具软件到电脑上。我当时用的是啥工具来着?好像叫什么“红雪”还是“绿雨”之类的,记不太清了,反正每次苹果一更新系统,这些工具就得跟着更新,不然就用不了。
第二步,连接电脑,开始折腾。
把iPhone用数据线连上电脑,打开那个越狱工具。按照教程一步步操作,什么进入DFU模式(就是按住电源键和Home键,数多少秒松开哪个再按哪个,一套组合拳下来),然后工具就开始往手机里写东西。这个过程真是提心吊胆,生怕哪个环节出错了,手机变砖头。那时候网络也不稳定,有时候下载个固件都得半天。
第三步,安装Installer。
越狱成功之后,手机桌面通常就会多出来一个图标,有时候是Cydia,有时候Installer会跟着一起装上。我记得有一次,越狱完了没直接出现Installer,还得再通过Cydia去添加源,然后搜索Installer来安装。或者,就像网上有些朋友说的,用一个叫iBrickr的电脑软件,也能把Installer装进去。我印象里我确实用过类似PC端的辅助工具来装某些核心的程序。
装上了之后?
装好Installer之后,打开它,界面挺简陋的,跟现在的App Store没法比。
1. 添加软件源:
最重要的就是添加“软件源”(Sources)。这些源就是别人搭建的服务器地址,里面存放着各种应用和补丁。得手动把这些源地址一个个输进去。那时候就到处去论坛、贴找别人分享的好用的源。
2. 浏览和安装:
添加完源之后,Installer就会从这些源列表里加载软件信息。然后你就可以分类浏览,或者直接搜索你想要的软件。找到之后,点一下“Install”,它就开始下载安装。网速慢得要死,或者干脆连不上服务器,那Installer里面就啥也刷不出来,干着急。
3. 遇到问题:
用Installer装软件,那可真是状况百出。最常见的就是装到一半,跳出来个啥 “main script execution failed ” 的错误提示,搞得人一头雾水。或者装完了,软件打不开,闪退。有时候是软件源失效了,有时候是软件本身跟系统版本不兼容。还有就是,装多了乱七八糟的东西,手机系统会变得很不稳定,卡顿、耗电快都是家常便饭。
的回忆
通过Installer,我确实装了不少当时觉得很牛的软件,比如自定义运营商图标、修改系统字体、来电归属地显示、第三方输入法(那时候iPhone自带输入法难用得要死)等等。每一次成功装上一个想要的功能,都特有成就感。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折腾的岁月虽然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但也确实挺麻烦的。如今官方App Store生态越来越完善,手机系统也越来越开放和人性化,我们已经不太需要冒着风险去“越狱”和使用这类第三方安装器了。
这个“iphone installer”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软件的名字,更是一段特定时期玩机经历的见证。现在说起来,都是满满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