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晚上今天又是我来叨叨了。今天想跟各位聊聊我自个儿这点小癖好——“黑白控”。说白了,就是我对黑白这两颜色,有种说不出的偏爱。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回想起来,这事儿得从挺早前说起。
最初的萌芽:衣柜里的秘密
我也没太当回事儿。就是买衣服的时候,不知不觉地,手里拿的、试穿的,十有八九都是黑的、白的,顶多加点灰色。那时候我还纳闷,咋回事儿,别的颜色不好看吗?也不是。可就是逛来逛去,拎回家的,还是这些个“安全色”。
我记得有一次,我妈还说我:“你这孩子,咋净买些和尚道士穿的颜色,年轻人就该花哨点!”我嘴上“嗯嗯”地应着,心里却琢磨,这些颜色穿着踏实,不用费劲想怎么搭配,随便抓两件一套,准错不了。省心,这是我当时最直接的感受。
从穿搭到生活:一步步的“沦陷”
后来这种偏爱就慢慢从穿衣打扮蔓延到生活里其他方面了。先是小物件,比如手机壳,我换来换去,还是觉得纯黑或者纯白的最耐看。然后是电脑桌面、常用的App图标,我都尽量找那种极简风格的,底色不是黑就是白。
再后来我开始折腾自个儿那小屋。那会儿刚搬出来自己住,有了一点点布置的自主权。我寻思着,既然衣服都这样了,那家里是不是也能搞成黑白调调?说干就干!
第一步,先从软装下手。
- 窗帘,我选了纯黑色的遮光帘,外面配一层白色的纱帘。白天拉开遮光帘,阳光透过白纱照进来,特柔和;晚上拉上,那叫一个严丝合缝,安全感满满。
- 床品,这个我纠结了好久。市面上花里胡哨的太多了,还是在一家店淘到了纯棉的黑白格纹四件套,还有一套是纯灰色的。铺上去一看,真不赖!
- 地毯,我买了一小块黑白条纹的,放在床边,早上起来脚踩上去,软乎乎的,看着也顺眼。
第二步,是些小家具和摆设。
这个阶段就比较费神了,因为要考虑实用性和整体风格。我没敢大动干戈,主要添置了几个黑色或者白色的收纳盒、一个白色的简易书架。桌子上的笔筒、台灯,也都尽量往这个色系上靠。有朋友来我家,说:“你这儿也太‘冷淡风’了?”我笑笑,说:“我乐意,清净!”
实践中的小体会
整个捣鼓下来,我发现黑白搭配虽然看着简单,但真要弄出点质感来,还得注意几个事儿:
一是材质。 同样是黑色,磨砂的、亮光的、棉麻的、皮革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我会尽量选择不同材质的黑白单品,这样能在统一的色调里增加点层次感,不至于太死板。
二是适当留白。 不是说所有东西都得非黑即白,有时候大面积的白色墙面,或者原木色的小点缀,反而能让黑白主题更突出,也透气点儿。
三是光线。 黑白空间对光线要求挺高的。光线好了,白色显得更干净,黑色也更有深度。所以我尽量保证房间采光,灯具的选择也偏向于简洁明亮的。
最终的呈现与感受
我这小屋基本上就是黑白灰的主场了。每天待在这样的环境里,我自个儿觉得挺舒服的。没有太多色彩的干扰,脑子好像也清醒不少,干啥事儿都容易专注。有时候朋友会开玩笑说我这是“强迫症晚期”,我也不反驳,毕竟这确实是我自己一点点实践出来的,自己喜欢就好嘛
对我来说,黑白不仅仅是颜色,更像是一种态度,一种选择。它简单、纯粹,但也蕴含着很多可能性。可能有人觉得单调,但我在这单调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平静和秩序感。这就够了,不是吗?
好了,今天就先分享到这儿。不知道大伙儿有没有类似的“控”?欢迎评论区聊聊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