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没啥大事,就想着把我最近琢磨的一个人给捋捋,写下来分享分享。这人就是裁判圈里的艾堃。
事情是这样的,前阵子看球,又看到这个名字,艾堃。印象里他吹过不少关键比赛,有几次还挺有争议。我就起了点兴趣,想专门花点时间,琢磨琢磨他这个人,还有他的执法风格。
我第一步就是上网搜了搜。这年头,了解个人,最快就是上网扒拉信息嘛不搜不知道,一搜发现,艾堃是北体出来的,科班出身。年纪不算特别大,83年的,但在裁判这行里,绝对算是经验丰富了。我看到资料说,他很早就开始吹中超,好像2010年就首秀了,到现在都吹了一百多场了,这在中超裁判里头,也算是熬出头了。
我还特意留意了一下他的级别,以前是国际级裁判,后来好像变成国家级了。具体为啥变动,网上说法不一,我也没深究。反正,能在中超稳定执法这么多年,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光看这些文字信息还不够。我就想找几场他吹的比赛录像看看。找了场之前争议比较大的,好像是广州那俩队的德比,还有一场最近的比赛。我就坐那儿,仔仔细细地看,这回不光看进球、看配合,重点就放在艾堃身上。
看他的跑位:是不是能跟上比赛节奏,占据有利的观察位置。
看他的判罚尺度:对犯规动作怎么认定,给牌是松是紧,是不是能保持一致性。
看他跟球员的沟通:场上发生冲突或者疑问的时候,他是怎么处理的,能不能控制住局面。
看了几场下来,感觉就更立体了。确实,有些判罚,从慢镜头回放来看,值得商榷。特别是那场德比,好几个镜头都引起了挺大讨论。但也有很多时候,他的跑位、手势、判罚还是挺果断、挺到位的。尤其是在控制比赛节奏和管理球员情绪方面,能看出来经验确实老道。
我又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些报道,说艾堃有时候会在一些裁判培训或者交流活动上发言,提到什么担当、传承、努力之类的话。这让我感觉,他不光是自己吹比赛,可能也在思考怎么把经验传下去,或者怎么提升整个裁判队伍的水平。
这回“实践”就是这样。从看到名字产生兴趣,到上网查资料,再到找录像专门观察他的执法过程。自己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印象。艾堃这个裁判,有经验,也有争议,执法风格可能有时候会比较强硬。但裁判这活儿确实不好干,压力大,一点失误就容易被放大。通过这回自己动手动脑的“研究”,也算是对裁判工作多了点理解。
行了,今天就记录到这儿。就是一次简单的个人实践分享,没啥高深的东西,就是把自己的过程给大家唠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