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雷斯是个怎样的城市?深入了解真实的华雷斯!

tmyb

今天这主题“华雷斯”,说起来还真不是我亲自跑去那儿溜达了一圈。虽然喜欢到处看看,但有些地方,还是通过别的方式“实践”和“记录”的。这回的“华雷斯经验”,主要还是从我工作上的一段经历说起。

大概是几年前,我还在搞一个跟供应链相关的项目。那时候,我们公司有一批零部件需要从墨西哥那边采购。 最初,我看采购清单上的供应商地址,也没太在意,就一个城市名嘛后来具体对接的时候,对方邮件签名档里提到了“Ciudad Juárez”,我顺手一查,豁,原来就是华雷斯。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因为平时看新闻,这地方给人的印象可不怎么太平。

我的实践就从这儿开始了。我得硬着头皮跟那边的工厂联系。 邮件来来回回,主要是确认生产进度、质量标准这些。一开始还有点担心沟通会不会有障碍,毕竟隔着万水千山,文化背景也不一样。但实际接触下来,对方的工程师和销售代表都还挺专业的,英语沟通基本没啥问题。这就让我稍微放了点心。

华雷斯是个怎样的城市?深入了解真实的华雷斯!

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折腾”过程了:

  • 样品确认: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我们要求对方先寄几批样品过来。收到样品后,我就得组织我们这边的技术人员进行检测。有时候,一批样品里头,总有那么一两个参数不太符合我们的要求。这时候,就得写详细的反馈报告,拍照片、做标记,清清楚楚地告诉对方问题出在哪儿,希望他们怎么改进。这个过程挺磨人的,来来回回好几次。
  • 远程验厂(变通方式):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加上公司预算和安全考虑,我们不可能真的派人飞过去验厂。怎么办?我们就采取了视频通话的方式。 让对方的负责人举着手机或者平板,在生产线上走一圈,把关键的工序、设备、质检流程都拍给我们看。虽然比不上实地考察那么透彻,但也算是一种折中的办法,至少能对他们的生产环境有个大概的了解。我还记得有一次视频连线,信号不太画面卡得跟幻灯片似的,急得我直冒汗。
  • 物流跟踪:等样品合格,开始批量生产了,物流又是个大头。从华雷斯那边出货,陆运到边境,再通过美国那边的港口海运过来。我每天都得盯着物流系统看状态更新,生怕哪个环节出了岔子。有时候,货在海关卡住了,或者船期延误了,都得赶紧联系货代去协调。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快成半个物流专家了。

华雷斯是个怎样的城市?深入了解真实的华雷斯!

整个过程持续了好几个月。期间也遇到过不少小麻烦,比如有时差问题,我们这边上班,他们那边可能才刚睡醒,紧急事情沟通起来就有点费劲。还有就是文件规范,他们那边出的一些单据,格式跟我们国内习惯的有些出入,也需要反复沟通调整。

最终,那批零部件还是顺利到货了,质量也基本符合要求。 项目总算是按期推进了下去。这回“华雷斯实践”给我的感触挺深的。虽然我没踏上那片土地,但通过工作,我间接“接触”了它。我了解到,抛开那些新闻里动荡的标签,那里也有正常的工业生产,有努力工作的普通人。他们也在全球化的链条里,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对我来说,这回经历最大的收获就是,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或者听信片面的信息。 实践出真知,哪怕是这种间接的“实践”,也让我对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了一点点更具体的认知。也让我明白,在复杂的国际合作中,耐心、细致和专业的沟通是多么重要。这大概就是我这回关于“华雷斯”的实践记录了,有点啰嗦,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