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绿蚁”,我一开始也挺纳闷的。
前阵子,闲来无事,翻看一些古诗词,想陶冶陶冶情操嘛读到白居易那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我当时就琢磨了,这绿蚁是个啥玩意儿?绿色的蚂蚁?泡酒里?那得多重口味!
我真往那方面想了,还寻思古人口味真独特。后来觉得不对劲,哪有这么喝酒的,那不成喝虫子汤了嘛而且你看那意境,“红泥小火炉”,多暖和,多惬意,要是配一壶蚂蚁酒,感觉整个画风都歪了。
那么,“绿蚁”到底是个啥?
我就开始琢磨,新酿的酒,上面会有啥绿色的东西?我就回忆自己以前看过的跟酿酒有关的一些零碎片段,或者纪录片啥的。好像粮食发酵的时候,是会有些变化的。
我琢磨着,古时候酿酒,特别是米酒、黄酒这类,工艺跟现在肯定不一样。那时候过滤技术估计也一般,新酿出来的酒,肯定不会像现在咱们喝的那么清澈。那上面会不会漂着点啥?
带着这个疑问,我就开始翻书,也顺便在网上扒拉扒拉资料。你还别说,这么一折腾,还真让我搞明白了。
- 第一步:排除法。 我先确定了肯定不是真蚂蚁,不然白居易那么风雅的人,也不会拿来待客。
- 第二步:联想。 “新醅酒”,醅,就是指没过滤的酒。新酿的,没过滤,那酒面上肯定有东西。
- 第三步:查证。 果然,很多资料都提到,古代酿酒,特别是米酒,发酵好了还没过滤的时候,酒液上面会漂浮着一层细密的泡沫,还有一些细小的酒糟。这些东西混在一起,因为是粮食发酵嘛颜色上可能就有点淡淡的绿,或者说微绿。
然后,关键的来了!这层泡沫和酒糟,因为它非常细小,看上去就像很多小蚂蚁漂在上面一样。古人观察细致,又富有想象力,就把这种新酒上面细微的、颜色微绿的浮沫或酒渣,比喻成了“绿蚁”。
这么一想,就通顺多了。“绿蚁新醅酒”,说的就是刚酿好的、上面还漂着绿色细沫的新酒。再配上“红泥小火炉”,那意境一下子就出来了,暖暖和和,准备温酒小酌。这比喝真蚂蚁酒可美太多了!
所以说,这绿蚁是古人对新酿米酒上那层细腻泡沫的一个挺形象生动的比喻。慢慢地,“绿蚁”有时候也就泛指美酒了,成了一种雅称。
搞明白这个之后,再读那句诗,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一下子就体会到那种生活气息和美感。这实践过程虽然简单,但自己琢磨明白了,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