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滕是谁啊? (快来认识这位足坛名将的故事)

tmyb

最近老能刷到那个叫罗滕的前球员的消息,这家伙退役了也没闲着,嘴巴是真厉害,逮谁喷谁,尤其是那些大牌球星,什么梅西内马尔,在他嘴里就没几个好的。

罗滕的“毒舌”时刻

就拿最近的来说,我记得他好像说过梅西在巴黎那两年踢得跟灾难似的,还说内马尔年纪大了、发福了、生活不检点。好家伙,这话说的,一点面子不给。还有C罗去沙特踢球,他也出来评论一番。感觉他就是个足球圈的“大喷子”,不过有时候他说的话,你仔细琢磨琢磨,好像也不是全无道理。

罗滕是谁啊? (快来认识这位足坛名将的故事)

比如他说有些球员是“雇佣兵”,只认钱,没啥归属感。这话虽然难听,但现在这足球圈,这种情况确实也不少见。他还说过,要是梅西真代表阿根廷去参加国奥队比赛,巴黎球迷就该嘘他,说梅西在巴黎那两年不尊重俱乐部和球迷。啧啧,这火药味儿。

让我想起了我那次“实践”

看到罗滕这么敢说,我就想起了我之前在一家公司干活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事儿。我不是喷人,我是提意见,结果?一言难尽。

那时候我负责一个项目,干了一段时间,我就发现这项目从根上就有问题。流程设计不合理,用的技术也老掉牙了,效率特别低,而且后面肯定要出大乱子。就是有点犟,觉得不对就得说出来。

  • 第一步:我先是自己偷偷摸摸地收集“黑材料”。当然不是真的黑材料,就是把项目里那些我觉得不靠谱的地方,一个个都记下来,还熬了几个晚上,做了些数据对比,想用事实说话,证明我的判断不是瞎猜。
  • 罗滕是谁啊? (快来认识这位足坛名将的故事)

  • 第二步:我壮着胆子去找我的顶头上司。我把整理好的东西小心翼翼地递给他看,跟他一条条地分析,说这玩意儿不改,以后肯定得翻车。他当时听着也皱眉头,嘴上说着“嗯知道了,我会研究研究的”。
  • 第三步:结果等到开项目推进会的时候,领导是提都没提这茬。眼瞅着项目就要按照那套老掉牙的方案继续往前拱了,我这心里那个急,实在没憋住,就在会上把问题给秃噜出来了。当时整个会议室安静得吓人,好几个老资格的同事,那脸色,啧啧,跟锅底似的。

我当时就一个想法,我这是为了项目为了公司少走弯路。结果你猜怎么着? 项目,还是雷打不动地按照原来的计划推下去了,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改。然后,我就明显感觉到自己被晾一边了。一些关键的任务开始不交给我了,团队聚餐有时候都忘了叫我。那段时间,真是干得心里堵得慌,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后来那个项目果不其然,上线后小毛病不断,三天两头出bug,客户投诉也多了起来。团队为了擦屁股,天天加班,搞得鸡飞狗跳。这时候才有人私下跟我说:“当初要是听你的就好了。” 可惜,这世上哪有后悔药?

说真话的“艺术”?

罗滕是谁啊? (快来认识这位足坛名将的故事)

每当我看到罗滕这种人在媒体上开炮,评论这个评论那个,我心里挺复杂的。一方面,觉得他说得挺过瘾,有些话确实是那么回事儿。另一方面,我又替他捏把汗,这么说话不得罪人吗?

他现在是评论员了,说话就是他的工作,可能越有争议,关注度越高。咱们普通人在公司里、在单位里,想学他这么“直言不讳”,那可得悠着点。说实话是没错,但怎么说,跟谁说,什么时候说,这里面的道道可深了去了。

说得太冲,可能就像我那次一样,不但问题没解决,还把自己给搭进去了,成了别人眼里的“刺头”。好心办坏事,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人人都明哲保身,都当老好人,看见问题也不敢吱声,那问题不就永远烂在那里了吗?罗滕的有些话虽然听着刺耳,但他起码把一些大家可能都看在眼里但不方便说出口的事情给捅破了,让大家伙儿都能议论议论,琢磨琢磨。从这个角度看,他这种“实践”也算是有它的价值。

至于我自己的那段经历,也算是一次刻骨铭心的“实践课”了。它让我明白了,有时候光有一腔热血和单纯的善良是不够的,还得学会保护自己,学会用更聪明的方式去表达。 这都是真金白银换来的教训,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