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新浪哪个栏目最好看?本地人推荐这几个!

tmyb

说到“澳门新浪”,不少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个官方大平台,啥澳门的消息都从那儿来。我以前也这么想,觉得找点澳门本地的鸡毛蒜皮小事,上那儿准没错。

结果?真用起来,感觉跟我想象的差了十万八千里。 不是说它没内容,大路货新闻肯定有,什么旅游、美食节、哪个明星又去澳门开演唱会了,这些东西铺天盖地。但你要是想找点特别接地气,或者说犄角旮旯里的那种本地人才知道的消息,那可就费劲了。

我为啥这么说?这得从我一趟折腾人的澳门之行说起。

澳门新浪哪个栏目最好看?本地人推荐这几个!

那年,我一个远房亲戚,年轻时候在澳门待过一阵子,后来辗转回了内地。老人家年纪大了,就特别念叨当年住过的一条老街,还有街口一家卖牛杂的小摊。他,别的也不图,就想看看那条街现在啥样了,那家牛杂摊还在不在。子女们忙,就托我过去澳门的时候,顺便帮他了了这个心愿,拍几张照片,录个小视频也行。

我想着这还不简单?澳门巴掌大的地方。出发前,我就琢磨着先在网上查查资料,首当其冲就想到了“澳门新浪”这类本地门户。我当时想,这种官方媒体,肯定有本地新闻的详细存档?或者至少有个什么互动版块,能问问当地人。

结果我上去一通猛搜,搜老街名字,搜牛杂,搜各种关键词,出来的大多是些旅游攻略,介绍的都是大三巴、威尼斯人这些地方。 要么就是一些官方新闻通稿,说澳门旅游业如何如何发达,经济形势一片大跟我亲戚念叨的那种市井生活,根本不沾边。

我不死心,想着是不是我搜索技巧不行。换了好几个关键词组合,甚至翻了好几页,都没找到有用的线索。当时就有点纳闷,这“澳门新浪”,看着挺全乎,怎么连这点本地生活气息都捕捉不到?难道澳门本地人都不上这看新闻的?

后来到了澳门,我还是不死心,手机上也刷着“澳门新浪”,希望能弹出点什么相关信息。那几天,正赶上澳门有个什么美食嘉年华,新闻推送那叫一个猛,全是各种光鲜亮丽的美食摊位,什么米其林大厨都出来了。看着热闹,但我心里急,我那亲戚的牛杂摊?

没办法,还是靠最原始的办法。我拿着亲戚手写的一个模糊的街名,在澳门老城区那边,逮着个看着上了年纪的本地阿叔就问。你还别说,问了好几个人,还真让我给问着了。那条老街还在,只是比以前破旧了不少。街口的牛杂摊,早就没了,原址开了家药妆店。

澳门新浪哪个栏目最好看?本地人推荐这几个!

我拍了照片,也录了视频,回去给亲戚看。老人家看着照片,叹了口气,也没多说但这事儿给我印象挺深。

从那以后,我对“澳门新浪”这类平台的看法就变了。 它可能在某些方面挺权威,挺全面的,比如发布官方消息,或者报道大型活动。但是,如果你想通过它去深入了解一个地方最真实、最细微的生活脉络,可能就有点缘木求鱼了。它更像是一个对外展示的窗口,光鲜亮丽,但少了点锅碗瓢盆的烟火气。

可能是我期望太高,也可能是我找信息的方式不对路。但那次经历确实让我明白,有时候,最直接的办法,反而是最有效的。网络再发达,平台再多,也替代不了你亲自去走一走,问一问。

现在再看到“澳门新浪”推广什么《澳门双行线》美食节目,或者什么《澳门奇妙游》探访文化,我心里就嘀咕,这镜头下的澳门,跟我那次费劲巴拉找牛杂摊的澳门,能一样吗?估计是两码事儿。

这也不是说“澳门新浪”不它肯定有它的作用和价值。只是我个人那次实践下来,感觉跟我最初的设想,偏差有点大。可能它服务的主要对象,跟我这种想挖点陈年旧事、犄角旮旯信息的人,不太一样。

后来我还琢磨,是不是现在这种媒体都这样,追求大而全,追求流量和眼球效应。那些真正沉淀在街头巷尾的,不那么“上镜”的故事,就慢慢被忽略了。就像那个网络数据说的,什么收视率提升多少,青少年观众增长多少,微博话题阅读量几个亿。这些数字看着确实唬人,但数字背后的澳门,又有多少人真正关心?

澳门新浪哪个栏目最好看?本地人推荐这几个!

这事儿过去也挺久了,就是偶尔想起来,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算是给我自己提了个醒,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光鲜,有时候,你得自己去扒拉扒拉,才能找到点不一样的东西。

要问我“澳门新浪”怎么样,我只能说,看你用它干啥了。要是想了解个大概,看看热闹,那没问题。要是想通过它找到某个失落的牛杂摊,那我劝你还是多准备几双好走路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