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闲下来,就想着把以前一些想看但没顾上看,或者看过但印象模糊的片子再翻出来瞅瞅。今天就来说说我重新“实践”了一遍《拳霸2冬阴功》这片儿的经历。
一、为啥又想起这片儿了
就好动作片这口,尤其是那种拳拳到肉,看着就疼的。托尼·贾刚出来那会儿,一部《拳霸》(就是《寻佛》那部)确实惊艳到我了,那小子,真能打,泰拳那股子狠劲儿,看着过瘾。后来陆陆续续也看了他一些别的,这部《冬阴功》(好多人也叫它《拳霸2:冬阴功》,虽然跟真正的《拳霸2:拳霸起源》不是一回事儿,但叫顺口了也就那样了),当年应该是看那种压缩碟看的,画质那叫一个渣,好多细节估计都没瞅清楚。最近正好有高清资源,就想着,得,重新品品。
二、我的“观影实践”过程
第一步:准备工作
这没啥好说的,就是找片源。现在方便了,不像以前得到处淘碟。找了个画质好的版本,确保观影体验。然后泡了杯茶,关了灯,窝在沙发上,准备开始。
第二步:进入“剧情”
开场嘛还是托尼·贾和他那头宝贝大象。这设定我还有印象,就是围绕着大象展开的。坎(托尼·贾演的那角色)跟大象感情深,结果大象被黑帮给偷走了,还是小象。这下坎可不干了,千里寻象呗。我记得剧情好像是跑到了澳大利亚。这回重看,剧情这块儿还是觉得有点……简单粗暴。就是为了打而设置的剧情,很多地方经不起细琢磨。比如坏蛋为啥非得费那么大劲搞大象,还有那些个反派,脸谱化还是挺明显的。
第三步:重点“品鉴”动作场面
这才是重点!我当初就是冲着这个看的。这回高清版看得就清楚多了。
- 关节技的凶狠:托尼·贾的泰拳,不光是拳脚肘膝,关节技用得那叫一个溜。咔咔掰胳膊断腿的,隔着屏幕我都替那些龙套疼。那种写实感,跟很多港片里那种偏套路化的打斗还是有区别的。
- 那段经典的“一镜到底”上楼:这个必须单独拿出来说!当年看的时候就觉得牛,这回重看,还是觉得设计得太巧妙了。从楼下打到楼上,镜头一直跟着,中间各种障碍,各种敌人,托尼·贾见招拆招,打得那叫一个行云流水。我特意又倒回去看了两遍,数了数大概撂倒了多少人。这种长镜头对演员体力、配合、场面调度要求都极高,真是下了功夫的。
- 碎象拳:片子里提到了坎精通“碎象拳”,看他打斗,确实很多招式感觉力量感十足,模仿大象的动作特点,比如肘击膝撞,都特别刚猛。
第四步:观后感与反思
看完了,长舒一口气。怎么说,这片子优缺点太明显了。
优点:
- 打得爽:这是核心,也是最大的看点。托尼·贾的身体素质和泰拳功底没得说,动作设计也充分展现了泰拳的凶狠和实用性。
- 真实感:虽然是电影,但那种拳拳到肉,骨头断裂的音效(虽然可能是后期配的),视觉冲击力还是很强的。
缺点:
- 剧情薄弱:这个真是硬伤。很多朋友也说过,故事太简单,甚至有点儿戏。跟《拳霸1》比,故事性上确实差了一截。为了打而打的痕迹比较重。
- 节奏问题:除了打戏,文戏部分就显得有点拖沓和无聊。有时候我甚至会快进那么一点点,就等着下一场打戏。
我寻思着,这类片子,可能就不能太苛求剧情。它就像是一场动作盛宴,主要就是看个热闹,看个刺激。你要是想看深刻的剧情,那估计得失望。但你要是就想看托尼·贾怎么花式吊打反派,那这片子绝对能满足你。
三、总结一下我的“实践成果”
这回重温《拳霸2冬阴功》,算是把当年的模糊记忆给高清化了。搞明白了为啥有人觉得它不如《拳霸1》经典,主要还是剧情的锅。但也再次确认了它在动作设计上的牛X之处,尤其是那段长镜头,现在看依旧是教科书级别的。对我来说,这回“实践”挺值的,至少把一部曾经很喜欢的动作片,看得更透彻了些。
如果你也是动作片爱好者,还没看过或者想重温,我还是推荐的,但记得,放低对剧情的期待,专注于欣赏托尼·贾那不要命的打斗,那样体验会好很多。毕竟看这类片子,不就是图个爽快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