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女排夺冠这事儿,我这实践记录可就不是在排球场上了,那是在我家客厅,还有我那颗跟着起伏的心。这事儿得从我提前好几天就开始“捣鼓”说起。
赛前准备的“折腾”
我记得特清楚,那几天重要比赛快到了,我就开始规划我的“观赛区”。先把家里的电视屏幕擦了个锃亮,寻思着哪个角度看最得劲儿,不受灯光干扰。然后就是零食饮料的采购,那可不能马虎,薯片、花生、瓜子、啤酒、快乐水,一样都不能少,必须得在我伸手就能够着的地方摆免得关键时刻还得起身,那多耽误事儿!
我还特意跟我媳妇儿“报备”了,说那几天晚上黄金时段的电视遥控权归我,她想看啥连续剧都得往后稍稍。她一开始还有点不乐意,说我至于吗,我说这可不是一般的比赛,这是女排姑娘们争光!后来她看我那认真的劲儿,也就由我去了。
守在屏幕前的“煎熬”与“狂喜”
到了比赛那天,我提前半小时就守在电视机前了,把所有准备好的东西都码放整齐,手机调成静音,就怕错过一丁点儿。比赛我那心就揪起来了。
我记得特别清楚有几个球:
- 丁霞那个发球,看着球飘飘悠悠过去,对方愣是没反应过来,直接得分!我当时“噌”地一下就从沙发上站起来了,嘴里喊着“漂亮”!
- 还有朱婷那个奋力一扣,球速快得像炮弹一样,对方拦网队员手都碰到了,还是被打出界,哇,那一刻我感觉全身的血都往上涌,太提气了!
整个过程,我基本上是坐立不安。比分领先的时候,我就稍微放松点,抓把瓜子磕磕;比分胶着或者落后的时候,我那手心全是汗,瓜子也顾不上吃了,就盯着屏幕,嘴里还念念有词,给姑娘们加油。有时候一个好球,我能喊得嗓子都哑了,有时候一个失误,我就捶胸顿足,比场上队员还着急。
我记得当时好像是打塞尔维亚那场决赛,打到决胜局,每一分都那么关键。我媳妇儿本来在旁边玩手机,后来也被我这紧张气氛感染了,也跟着一起看,时不时问我这个球怎么样,那个规则是我就一边看一边给她“现场解说”,虽然不专业,但热情绝对到位。
夺冠瞬间的“彻底释放”
那一分!当看到对方回球出界,裁判哨声响起,我们赢了!我直接从沙发上蹦了起来,振臂高呼,眼泪都快下来了!真的,那种激动劲儿,甭提了!感觉所有的紧张、焦虑,在那一瞬间全都释放了。我抱着我媳妇儿又蹦又跳,她也跟着乐,说我跟个孩子似的。
那一刻,什么战术分析、技术统计,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姑娘们赢了,那种不放弃、拼到底的精神,太鼓舞人了!
赛后的“回味”与“分享”
比赛结束后,我还意犹未尽。马上打开手机,开始刷新闻,看各种集锦回放,跟群里的朋友们一顿聊,分享那种喜悦。一遍遍看那些精彩瞬间,丁霞的发球,朱婷的重扣,队员们抱在一起庆祝的场面,每次看都还是那么激动。
第二天上班,我还特意跟同事们讨论了好久,大家说起女排精神,都觉得特别自豪。所以对我来说,女排夺冠的“实践”,就是这么一场从准备到观看,再到分享的全过程体验。虽然我没上场打球,但这份投入和激动,绝对是实打实的!这就是我关于“女排夺冠”的实践记录,纯粹是一个球迷的真实感受,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