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咱就来聊聊这个“B总001”的事儿。也不是啥大事,就是我自己瞎琢磨,搞了点小实践,记录一下,给大家伙儿也分享分享,图一乐。
起因:一切都从“闲得慌”开始
话说那段时间,我刚好手头上的项目告一段落,人一下子就闲下来了。你们也知道,人一闲就容易东想西想,总想找点事儿干。我就寻思着,现在这直播、短视频这么火,里头肯定有不少门道。尤其是那些能火起来的主播,肯定有两把刷子。我就想,能不能从他们身上学点哪怕就是学个乐子,也比干待着强。
然后,我就开始在各个平台瞎逛。刷着刷着,就刷到了这个“B总001”。一开始也没太在意,就觉得这名字挺怪的。后来多看了几个他的片段,你别说,这家伙还真有点意思。
实践过程:蹲点观察与记录
一旦对啥事儿感了兴趣,就喜欢钻研一下。于是我就决定专门花点时间,好好“研究研究”这个B总001。我的实践方法也简单粗暴:
- 蹲点直播间:只要他开播,我就尽量挤出时间去看。不是说从头看到尾,但至少会挑几个关键时间点进去瞅瞅。
- 观察互动方式:我特别留意他是怎么跟观众,尤其是那些连麦的妹子互动的。他那些所谓的“查房调戏”,一开始我还真有点看不惯,但看多了就发现,他那个度把握得还行,挺能带动气氛。
- 记录“套路”和“梗”:我发现他说话挺幽默的,经常有些出其不意的“梗”,还有一套一套的“套路”。我就拿个小本本,把他那些我觉得有意思的说法、做法都简单记下来。比如他怎么开场,怎么过渡话题,怎么制造笑点,怎么化解尴尬。
- 分析个人风格:我还琢磨他这个人的整体风格。听说是西安那边的,自称“老江湖”,说话办事确实带着点那种劲儿。感觉他不是装出来的,就是那种比较放得开、比较敢说的人。那个所谓的“胯下80亿”虽然是吹牛,但也成了他的一个标签。
重点观察了几个方面:
第一,是他的控场能力。直播间人多嘴杂,他怎么能把节奏带起来,让大家跟着他的思路走,这点我觉得挺关键。
第二,是他的幽默感和应变能力。有时候连麦会遇到各种奇葩情况,或者评论区有人捣乱,他都能比较巧妙地化解,甚至把这些变成新的笑点。
第三,就是他那个所谓的“套路深度”。虽然听着有点玄乎,但仔细看,他确实会铺垫,会引导,让互动显得不那么生硬。
实践结果与感悟
经过一段时间的“蹲守”和“记录”,我对这个B总001算是有了个大概的了解。要说学到了啥惊天动地的本事,那肯定没有。但确实也琢磨出点道道来。
我的主要感悟有几点:
- 真实不做作(或者说,把做作表演得很真实):他那种“老江湖”的油滑和幽默,感觉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可能本身性格就是那样,也可能是在直播这个行当里摸爬滚打久了,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风格。
- 脸皮够厚,心态够稳:做直播,尤其是他这种风格的,肯定会遇到各种评价,好的坏的都有。没点强大的心态和厚脸皮,估计早干不下去了。
- “套路”也是一种技巧:虽然我们常说“少点套路,多点真诚”,但在某些场合,适当的“套路”确实能让事情更顺畅,更有趣。关键是怎么用,用在谁身上。
我自己也试着模仿了一下他那种说话的调调,跟朋友开玩笑的时候用用。结果?朋友说我东施效颦,画虎不成反类犬。哈哈,果然,这玩意儿还真不是谁都能学得来的,得有那个天赋,也得有那个环境。
这回“实践”下来,我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更深刻地理解了“隔行如隔山”这句话。人家能火,背后肯定有咱们看不到的付出和积累。咱普通人看看热闹,学点皮毛,当个乐子就挺至于真要下场去玩,那还得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
行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纯属个人瞎琢磨,说得不对的地方,大家多担待。下次再有啥有意思的实践,再来跟大家伙儿唠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