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最近看球,特别是聊到凯恩的时候,总能琢磨出点别的味儿来。这家伙,进球跟喝水似的,但之前那么多年,就差个冠军杯子在手上,大伙儿都替他着急。前阵子看新闻说他终于跟着拜仁拿了个啥冠军,虽然不是最重要的那种,但也算是破了个荒。这事儿,莫名其妙就让我想起我自个儿前几年瞎折腾的一件事儿了。
那会儿我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突然就迷上了自己动手攒个独一无二的电脑机箱。不是那种买现成零件组装机,是真真正正从铁皮、亚克力板开始,自己设计,自己切割,自己打磨。一开始想得那叫一个美,脑子里已经浮现出完工后那酷炫的样子,朋友们见了都得竖大拇指。
我的“夺冠”之路
结果?实践起来那叫一个惨不忍睹。动手能力也就那么回事,偏偏又眼高手低。买了材料,工具也置办了一堆,结果:
- 尺寸量了又量,一切割还是歪了。
- 螺丝孔打偏是家常便饭,有时候直接把板子干废了。
- 想学视频里大神那样给亚克力搞个热弯,结果不是烤糊了就是弯得跟狗啃过一样。
- 钱花了不少,时间也搭进去大把,书房里堆得跟垃圾场似的,就是不见成品。
老婆都说我,“你这是图啥?买一个不香吗?非得自己找罪受。” 我当时嘴上还硬,心里也虚得不行。有好几次,我真想把那些破铜烂铁全扔了,太折磨人了,真的。就感觉自己跟这堆玩意儿杠上了,越做不好越来气,越来气越出错。那段时间,就跟凯恩似的,感觉自己也被下了个“无冕之王”的魔咒,不过我这个是“烂尾工程之王”。
说起来也怪,有天晚上,我又一次把一块好不容易处理差不多的铝板给划了一道大口子,气得我直接把工具一扔,瘫在椅子上不想动了。随手刷了刷手机,正好看到一个关于凯恩的集锦,还是他在热刺时候的,各种进球,各种拼搏,但就是没冠军。底下评论区也是各种唏嘘。不知道怎么的,我就突然想,这家伙在那么大压力下,年复一年地进球,也没见他撂挑子不干。人家面对的是全世界的目光和期待,我这倒腾个破箱子,算个
那一刻,好像有点想通了。
第二天,我没急着动手,而是把之前所有的设计图、笔记都翻出来重新看,找出错在哪儿,哪些地方想我发现自己太急于求成了,总想着一步到位。于是我调整了计划,把大目标拆成一个个小步骤,每完成一小步就给自己点鼓励。遇到搞不定的地方,就厚着脸皮去网上查资料,看视频,甚至还跑去家附近一个做钣金的小店,跟老师傅请教了几招。过程还是很慢,返工还是有,但心态不一样了,不那么毛躁了。
捧起我的“奖杯”
大概又磨蹭了小半年,中间也穿插着看凯恩在拜仁踢球的新闻。当我终于把一块侧板安上,把所有硬件装进去,按下开机键,看到灯光亮起,系统顺利启动的那一刻,我跟你说,那感觉,真不亚于凯恩捧起个什么杯!虽然我这“奖杯”只是个自制电脑机箱,但那份折腾后的喜悦,是买多少个成品都换不来的。
现在这机箱就摆在我桌上,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想起那段“难产”的经历。所以说,很多时候,过程中的坚持和不放弃,可能比的结果更重要。凯恩的故事也我这瞎折腾的经历也罢,都是一个道理:只要肯下功夫,总能看到点成果,哪怕只是个自己满意的小玩意儿。 这也算是我从凯恩身上学到的一点“实践经验”,虽然有点歪打正着,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