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聊聊我当初跟那个包安装工具死磕的经历,主要还是说Python下面那个叫pip的家伙。刚开始接触Python那会儿,我是真被那些个库、包什么的搞得头都大了。手动下载?解压?放到哪个路径?想想都觉得麻烦,有时候少个东西,程序跑不起来,那叫一个折腾。
后来也不知道是哪个哥们提了一嘴,说Python有个自带的工具叫pip,专门管这些包的安装下载。我一听,这敢情能省不少事儿。于是就兴冲冲地开始用了。那时候真是愣头青,啥也不懂,上来就直接在命令行敲pip install 某个包名。有时候权限不够,直接前面加上sudo,心想这下总行了?
结果?确实,包装上了。但问题也来了。全局环境装了一堆东西,东一个版本西一个版本,有时候这个项目要老版本,那个项目要新版本,直接就冲突了。有时候手贱升级了一个包,结果好几个老项目跑不起来了,查半天都不知道哪儿出的问题。那段时间,因为这些破事,我真是没少加班,心里那个火,觉得这工具咋这么不靠谱?
后来还是老老实实上网查资料,看别人是怎么用的。这才发现,原来是我的用法太粗暴了。高手们都推荐用什么“虚拟环境”。我一开始还纳闷,这是个啥玩意儿?折腾了好几天,总算搞明白了。简单说,就是给每个项目单独整一个小环境,你在里面装包,就不会影响到外面,也不会影响到其他项目。我试着用了一下,先是virtualenv,后来Python自带了venv,用起来更方便了。
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每个项目一个独立的环境,想用啥版本就用啥版本,再也不怕冲突了。比如这个项目用Django 2.0,那个项目用Django 3.0,互不干扰,爽歪歪!
捣鼓明白了虚拟环境之后,我又学了一招,就是那个文件。以前跟别人协作,或者换台电脑开发,最头疼的就是环境配置。我这边跑得好好的代码,到别人那里就一堆报错,多半是缺了哪个包,或者版本不对。用了之后,直接一条命令pip freeze > *,就能把当前环境所有包和版本号都记下来。别人拿到项目,一条pip install -r *,唰唰唰,所有依赖就都装好了,简直不要太方便!
从那以后,pip就成了我用Python的左膀右臂了。不管是装包、卸载包、查看已安装的包列表(pip list),还是管理项目依赖,都离不开它。虽然刚开始被它“坑”过几次,但那都是自己没用对方法。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瞎折腾的经历,也算是交了学费,长了记性。所以说,工具本身是好工具,关键还是得看你怎么去用它,理解它。
现在要是让我回到没有pip和虚拟环境的时代去搞Python开发,我估计得疯。这玩意儿,真是谁用谁知道,实实在在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如果你也刚开始用Python,或者还在为包管理头疼,真心建议你好好研究研究pip和虚拟环境,绝对物超所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