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特族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这样一群年轻人!

tmyb

大伙儿今天又来跟大家唠唠嗑了。最近,我一直在琢磨一个词儿,不知道你们听过没有,叫‘尼特族’。

这“尼特族”到底是啥玩意儿?

这词儿听着怪洋气的,最早是英国那边传过来的,英文缩写叫NEET,翻译过来就是不工作、不读书、也不参加啥培训的人。咱们台湾省那边直接音译成“尼特族”。我瞅着资料说,新加坡那边也有这么一群年轻人。

尼特族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这样一群年轻人!

说白了,就跟咱们常念叨的“啃老族”差不多一个意思,也有点像现在年轻人说的“躺平”。就是指那些个正当年纪,既不往学校跑,也不出去找活儿干,整天就那么待着,没啥目标,也没啥追求的一群年轻人。我瞅了瞅资料,英国那边说的是16到18岁,日本是15到34岁,咱们中国这边好像泛指16到35岁的群体。

这些人,很多时候还真不是说找不到工作,有的是主动就撂挑子不干了,或者说不愿意去干那些他们觉得不称心的活儿,衣食住行,就全靠家里爹妈顶着。社会学家管他们叫“新失业群体”,听着就挺让人不是滋味的。

我咋就琢磨上这事儿了?

我这人平时也就关心点柴米油盐,咋就突然关心起这“尼特族”了?主要还是因为身边,或多或少能瞅见点儿影子,加上新闻里也老提,就忍不住多想了想。

我记得前几年,我一远房亲戚家的孩子,小伙子人挺聪明的,大学也毕业了,学的还是计算机,按说不愁找工作。可毕业之后,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好不容易去上了一阵子班,干了没俩月,就说没劲,不是嫌领导太那就是嫌同事太那反正就是各种不顺心,索性辞了不干了。

一开始家里人还劝,让他再找找,或者学点他,嘴上应着,就是不动弹。白天关屋里睡觉,晚上就爬起来打游戏,跟爹妈一天说不上三句话。他爹妈急,又不敢说重了,怕孩子想不开。就这么一天拖一天,一年拖一年,眼瞅着都快三十了,还是那么个状态。

尼特族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这样一群年轻人!

我去他们家串门的时候,瞅着那孩子没精打采的样子,再看看他爹妈那一脸的愁容,心里头真不是滋味儿。我也试着跟那孩子聊过几次,就感觉他也不是说就乐意这么待着,就是心里头有股劲儿使不出来,迷茫,也怕失败。一提找工作就头疼,一提学东西就犯怵。

他跟我说:“叔,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干想干出去干活,累死累活就那么点钱,还不够受气的。在家待着,也知道不对,可就是不想动。”听着这话,我这心里头,五味杂陈。

琢磨来琢磨去的一些想法

这“尼特族”现象,我瞅着可不止是个别人家孩子的问题。你想,一个家庭里头,孩子这样,当爹妈的能不操心?这负担得多重。往大了说,年轻人是社会的未来,要是都这么“佛系”下去,那社会还咋发展?这不就成了个定时炸弹了嘛虽然话说得重点,但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听说日本2003年都开始想办法解决这问题了。

我也看了一些说法,有的说是因为现在社会变化太快,什么技术革命,全球化啥的,让一些年轻人跟不上趟了。也有的说,是现在选择多了,反而不知道咋选了。还有的说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太溺爱了,孩子受不了挫折。就像有些地方,比如山东,都出规定了,说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跟老人要钱,老人可以不给,这也算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点问题。

我觉得,这些可能都有点关系。这事儿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也不是简单怪罪谁就能解决的。咱们当长辈的,除了干着急,可能也得多理解理解现在年轻人的压力和迷茫。年轻人自己也得想办法找点目标,动起来,哪怕是从小事做起?别真成了那种“拿多少钱干多少事”,甚至啥也不干的状态。

尼特族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这样一群年轻人!

反正,我也就是自个儿瞎琢磨,记录点自己的观察和感受。看着这些“尼特族”的报道,再想想身边的事儿,就觉得这确实是个值得咱们都关注一下的问题。希望社会、家庭、还有年轻人自己都能找到些好法子,让这样的情况能少一点,再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