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伙儿聊聊“黑心老人”这个事儿,不是说老人心黑,而是有些专门盯着老年人钱包的骗子,那心是真够黑的。这事儿,我也是亲身经历过一些,或者说,是近距离观察并参与解决过,所以想拿出来说道说道。
起因:老妈的“神秘包裹”
事情得从我妈说起。有段时间,我发现我妈老是收到一些奇奇怪怪的快递,问她是她就支支吾吾说是朋友送的,或者说是什么免费领的试用品。一开始我也没太当回事儿,想着老年人嘛有点自己的小圈子,领点小便宜也正常。
直到有一次,我回家撞见她正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几盒包装得花里胡哨的“保健品”,瓶子比我喝水的杯子还大。我随口问了句这玩意儿多少钱,她眼神有点躲闪,说:“不贵不贵,人家搞活动,买二送三,吃了对身体”
深入了解:所谓的“健康讲座”
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我拿过来看了看,那成分表写得天花乱坠,但仔细瞅瞅,都是些很普通的东西,什么维生素、氨基酸之类的,根本值不了几个钱。我就多问了几句,这才知道,她最近迷上了一个所谓的“健康俱乐部”。
具体咋回事?就是一帮人,租了个小门面,或者干脆就在小区活动室,天天组织老年人去听“健康讲座”。开场白通常是嘘寒问暖,一口一个“大爷”、“大妈”叫得可亲了,然后就开始送点小礼物,比如鸡蛋、面条、小毛巾啥的,吸引老年人天天去。
去了几次,建立了所谓的“信任”之后,他们就开始请一些“专家”来讲课。这些“专家”嘛名头都大得很,什么“XX医学会理事”、“海外归国博士”,底细谁知道?他们讲的内容,主要就是夸大老年人常见病的危害,制造焦虑,然后再顺势推出他们的“神药”、“高科技理疗仪”。
我妈买的那些保健品,就是在这种氛围下,被忽悠着买的。花了差不多小一万块钱!我听了当时就一肚子火。
斗智斗勇:劝说与揭露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查那些所谓的“专家”和他们推销的产品。果然,一查一个准,不是查无此人,就是产品根本没有宣传的那些功效,有的甚至连正规的生产批号都没有。
然后我开始做我妈的工作。这过程可真不容易。老太太一开始还挺固执,觉得那些人对她比我们这些子女还关心她。她说:“人家小王(骗子团伙里一个能说会道的年轻人)天天给我打电话问候,还帮我拎过东西上楼!”
我耐着性子,把查到的资料一点点给她看,跟她分析那些人的套路:
- 第一步:小恩小惠拉拢人心。送点不值钱的东西,让你觉得占了便宜。
- 第二步:情感攻势建立信任。嘴甜、会来事儿,让你觉得他们比亲人都亲。
- 第三步:专家讲座制造恐慌。夸大病情,让你害怕,觉得不买他们的产品就活不长了。
- 第四步:高价推销完成收割。等你完全信任他们,并且对自己的健康充满焦虑时,再贵的东西你都可能掏钱。
我还特地找了些新闻报道,都是老年人被骗买保健品的案例,念给她听。讲了好几天,软硬兼施,她才慢慢有点醒悟过来,但还是有点不甘心,觉得自己一片好心被人骗了,面子上也过不去。
最终处理与反思
后来我陪着我妈去找过那个“健康俱乐部”几次,想把剩下的产品退掉。那帮人一开始还嘴硬,后来见我们态度坚决,而且手里也有些他们虚假宣传的证据,就有点怂了。磨了半天,退了一部分钱,也算是及时止损。
这事儿过去之后,我也反思了很多。这些骗子为啥总能得手?
- 抓住了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和对疾病的恐惧。人老了,谁不想身体好点?
- 利用了老年人的情感空虚。有些老人,子女忙,平时比较孤独,骗子几句甜言蜜语就能让他们觉得温暖。
- 信息不对称。老年人对很多新出现的骗术了解不多,分辨能力比较弱。
我现在的实践就是,多花时间陪陪家里的老人,多跟他们聊聊天,了解他们最近在接触什么人,关心什么事。遇到他们想买什么大件,尤其是跟健康、投资相关的,一定多留个心眼,帮忙把把关。咱们自己也要多学习一些防骗知识,及时给老人提个醒。
这帮专坑老年人的“黑心”家伙,真是防不胜防。咱们做子女的,只能多上点心,尽量不让他们有机会得逞。希望我这点经历,能给大家提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