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是刷到这个词儿,“Factos”,后面还跟个眼睛和点赞的表情。一开始我还纳闷,这啥玩意儿?英文单词?还是啥暗号?我就不是那种能憋住事儿的人,不懂就得搞明白。
琢磨“Factos”的来龙去脉
我就打开电脑,先是一通搜。,原来是足球圈里的梗,C罗梅西那些事儿,大概意思就是“事实如此”,“没毛病”,带点儿秀肌肉那劲儿。这词儿本身对我来说,也就是一笑而过。但琢磨琢磨,这“Factos”背后那股子“别整虚的,来点实在的”劲儿,倒是提醒我了。
我这人平时也喜欢记录点东西,尤其是自己动手实践过的。刚好前段时间我琢磨着把我那辆老伙计车上的一个不大不小的毛病给解决了,过程还挺曲折,但结果是实打实的“Factos”——好使了!
我的“Factos”实践:解决无线充电慢的问题
是这么回事儿,我车上那个原装的无线充电板,也不知道是年头久了还是咋地,充电慢得跟蜗牛爬似的。手机放上去,导航一开,电量不掉就不错了,想充进去?难!这事儿困扰我挺久了,你说重要,也不是没它不行,但就是膈应人。
第一步:下定决心,找问题根源。
受了那“Factos”精神的一点小刺激,我想,不能再拖了,事实就是它不好用,那我得让它好用起来!我先是上网查,看看同款车的车友们有没有类似的问题。还真不少,普遍反映就是原装的功率太低,可能就5W,现在手机哪个不是快充,5W那不是杯水车薪嘛
第二步:寻觅解决方案,准备动手。
知道了问题所在,就好办了。我就开始找市面上有没有那种可以直接替换的,或者稍微改动一下就能装上去的大功率无线充电模块。看了好几天,对比了不少产品,主要看功率、散热和评价。锁定了一款标称能到50W的模块,看着评论还行,说改装难度不大。
第三步:拆!这是关键。
东西到手,我就准备开干了。我这人动手能力还行,但拆车这活儿还是头一回这么彻底。我找了个周末,备齐了小撬棒、螺丝刀这些家伙事儿。拆的时候心里也打鼓,生怕哪个卡扣给掰断了,或者线路搞错了。我先是把中控台那块儿跟无线充电相关的盖板给小心翼翼地撬开,过程那叫一个心惊胆战,每一下都轻轻的,感觉不对劲就换个角度。还原厂的设计还算合理,没用太大的蛮力就拆下来了。
第四步:换模块,接线路。
拆开之后,看到原来的无线充电模块,确实不大,线路也简单,就一个电源接口。我把新买的模块拿出来对比了一下,尺寸稍微大了点,但问题不大,原来的位置稍微修正一下就能放下。关键是电源,我得找到正确的正负极。用万用表量了一下原车给无线充供电的电压和接口定义,然后按照新模块的说明书,把线给接上了。这里我特别小心,生怕接反了烧了模块或者更麻烦烧了车上的保险。
第五步:测试,安装复原。
接好线之后,我没急着装回去,先是把手机放上去测试。打开点火开关,把手机往模块上一放——嚯!手机屏幕上立马显示“正在快速无线充电”!心里那块石头总算落地了。这下才是Factos!好用,才是硬道理!
测试没问题了,我就开始把新模块固定然后把拆下来的那些盖板、零件,原样装回去。这个过程就比较顺利了,毕竟拆过一遍,心里有数。
实践总结
整个过程下来,大概花了我小半天的时间。虽然中间也紧张兮兮的,但成功解决了问题,那种成就感还是挺足的。现在车上的无线充电,杠杠的,手机放上去,电量噌噌往上涨,导航随便开,再也不用担心电量焦虑了。
有时候网上这些流行的东西,不光是看个热闹。琢磨透了,还能给自己干活儿加点儿动力。遇到问题,别老是犹豫,分析清楚事实,然后就去解决它。就像这回改无线充电,折腾了半天,效果摆在那儿,心里那叫一个舒坦。关键是得有那股子‘Factos’的劲头,直面问题,干就完了! 这就是我这回的实践记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有点儿启发。